扎根基层,在新农村茁壮成长——记巧家县药山镇大元村优秀大学生村官马永辉
作者:巧家县大学生村官办 何朝梅 发布时间:2012-06-04 10:38:15 点击率:90
2009年9月在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他被选拔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现任职于药山镇大元村主任助理。两年多以来,他紧紧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扎根基层、深入农村、融入群众,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获得基层群众一致好评,马永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村官风采。在2010、2011年度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吃透村情,迅速转变角色
2009年9月14号是他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当时并不太清楚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对大元村的情况也不了解,为尽快掌握大元村的基本情况,他在短短一个月,深入村民调查走访,较为全面地熟悉了全村22个村民小组、910户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工作方向逐渐清晰。之后他积极投入工作中,很快就适应了基层农村工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投身高效农业、环境整治、公路建设等工作中。他认真履行职责,勇于实践,大胆开拓,两年多来协助村两委班子在基层工作中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绩。
虚心请教,吃苦耐劳
因为没有农村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人情世故、工作技巧等很多问题都没有经验,在工作中,马永辉就边工作边积极向领导、村“两委”的同事和村民请教。他还虚心向农村致富带头人学习,向外出务工回乡创业者学习,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掌握了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在一次核桃培训会上,因为不懂核桃嫁接技术,他虚心向有技术的村民请教,为深入实践核桃种植技术,他连续四天来往返于在大元村各小组核桃林里,一丝不苟地跟着核桃技术人员学习嫁接技术,手被削出了血,他稍微包扎一下,又继续投入到学习中,下刀开口、薄膜的缠接,就是这样看似的简单工序,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大元村老品种核桃迅速得到了改良,2011年,全村种植核桃达400亩,为大元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动脑又动手,一心为了村民的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作用,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帮助,他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走村串户搞调研,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真正希望看的节目,然后根据调研内容制定了学习计划。由于大多数村民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他就尽量把学习时间安排在晚上,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大元村多数村民都希望学习养殖技术,他就把有关养殖的节目一一列出来,经常组织他们观看,还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打印成册,交到养殖户的手中,并联系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不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指导。
在工作实践中,使他深刻的明白,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到村任职以来他始终积极参与通村公路和水利建设,在近两年的通社公路建设中,他和村两委成员一道,积极参加协调土地、解决纠纷、召开一事一议会议等工作,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目前,大元村新修村社公路1800米,维修水渠400米,退耕还林苗木5000余株。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并进一步巩固了大元村退耕还林成果。
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是他时时谨记的准则。刚上任不久,就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 大元村地处药山镇的边远地带,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该村的水利设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整个村都普遍缺水,特别是嘟噜沟社,为尽快想办法解决面临的这一难题,他向村民仔细了解了情况,写出调研报告,以大元村“两委”的名义,向镇党委政府提出整改申请,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立即召集村“两委”、村民代表、镇水管站召开协调会。由于缺少资金,没有专门项目,镇财政十分紧张,第一次协调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他并没有放弃,他又多次带上整改申请和大元村村民意见书到镇政府、镇水管站请求解决问题,很多人一看见他就说:“那个小伙子又来要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不懈努力和多方协调,村民用水难题终于解决了,他这桩未了的心事也终于放下了,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