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真抓实干--记金塘镇优秀大学生村官刘萍
作者:组织部 王桂秀 发布时间:2013-12-27 15:00:34 点击率:93
金塘镇大洼村,属于半山区。距离镇19公里,国土面积23.01平方公里,海拔1472.22米。村组住户分散,上齐山梁顶,下到河边脚,甚至于个别村组没通车路,要趟过小河水,再爬2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人家户。2009年,在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通过招录考试,她被组织选聘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了大洼村,2013年5月,被村民推选为本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她,就是大洼村人人知晓的中共党员、大学生村官刘萍。
她,有一颗大学生村官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心。她为搞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放弃了2013年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考试!当组织部随机调研组下乡问起她为什么不去参加考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考试时,她说:“村两委换届工作比考试更重要,如果我去了,我们村的换届工作可能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老百姓就失去了我这个‘百事通’‘主心骨’,考试,以后再说吧,我打算好好为大洼村老百姓服务,干完2个聘期再慢慢考……”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为了本村群众来回奔波于大洼村每个角落。
到任以后,为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入户走访切实了解村情民意,刘萍花了近30天时间,走访了大洼村九个村民小组566户人家,把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归录存档,把遇到的问题归类列项,做出标记,注明时间,以备弄清问题后及时向村民答复。
2012年9月,大洼村党总支书记因病辞职,村子内部家族矛盾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大洼村“两委”班子涣散,工作几乎停滞,组织上任命刘萍担任大洼村党总支副书记并主持总支工作,面对压力,刘萍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很快地进入了角色,理清了工作思路。第一步就是加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组织两委人员、小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再学感恩教育: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线,解决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薄、不感党之恩、不感社会之恩、奉献意识不强、公仆意识不强的问题;以“忆过去、看现在、盼未来”为主线,引导农村群众看改革开放成就,看和平发展前景,增强信心;报党恩,增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意识,引导大家感恩党委政府、报恩社会。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坚决执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牢记党委政府赋予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努力做好政策宣传,落实方针、政策。在入户调查中,刘萍发现一个问题,村民们对国家的政策基本没什么了解,像新农保、新农合等惠民政策在他们的理解里竟然是交“铁牛税”,缴公粮。上面印发的宣传资料形同虚设,他们看不懂,还有相当一部份文盲,刘萍就把政策认真详细的为他们讲解,告诉他们这些惠民政策的实惠在哪里,新农合的使用方法,主动带他们把看病医疗单据到镇合管办办理报账手续。借助远程教育网络,向村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行情、农作物疾病防治和管理等涉及科技种田、致富的诸多方法。在远程教育的播放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播放相结合的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并借助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向村民普及农科知识、政策法规,创新了村民的观念,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但是由于地势原因,接收信号不稳定,有些时候根本接收不到,刘萍就把村民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行登记,查阅资料后到村民家把信息反馈给他们。通过与村民的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心系群众,为村民办实事。在刘萍主持工作九个月的时间里,大洼村落实了199个人饮安全水窖,确保了人饮安全饮水问题;落实烟水地窖98个,确保了烤烟大户灌溉用水,烤烟连片,今年突破千亩大村;协调农户自愿组织投工投劳修建道路4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帮困扶贫,做群众的贴心人。一天半夜,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后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我是三社的张光芬,实在没有办法了,想麻烦你点事。听到名字,她想起那个60多岁老人的身影,老人的孩子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夫妻两个老人,家在三社半山上独一户居住,半夜打电话过来,刘萍意识到肯定是紧急事情,忙问缘由,原来是老人感冒了好几天,因为到村卫生所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所以一直在家拖着,原想把病拖好,没想到现在感觉四肢无力,呼吸都有困难,想请她联系村医在不在卫生室,在的话老人要过来看看病,刘萍听完后安抚老人先休息,她马上联系,半夜的卫生室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小陈医生开门问明情况后忙打了老人的电话,一边问老人的病情,一边准备急救药品,老人本打算到村卫生室来看,考虑到时间的紧急,又是在半夜,所以了刘萍和陈医生还是决定上门去看看情况在做处理,拿起药品,骑上摩托,再走到老人家已经是半小时后了,老人家不但是严重感冒,而且因延误治疗时间,出现严重脱水现象,小陈医生先给老人输上液体稳定病情,刘萍忙联系车辆帮老人送到城里医院急诊,事后,老人说起她当时只是报着试试的心里打个电话,没想到刘萍竟然会真的帮她,几句话间就哽咽了几次。那次事件以后,刘萍把全村60、70、80岁的老人情况作了详细登记,特别是留守老人,还和陈医生商定,定期免费上门给老人做基本检测;大洼七社滕传礼不缴新农保,刘萍上门去了解这个情况,才知道这个家妻子难产死亡,滕传礼又当爹又当妈带着三个娃娃,现在最小的孩子不到三岁大的也就五岁多点,还要抚养有病的老母亲,家里有地却无法耕作,一是劳力二是孩子,了解了这个情况,到滕传礼家里看到几个孩子穿着的都是大人衣服改制的,拖在地上,刘萍首先解决了滕传礼家的新农保问题,把他家定做自己的帮扶对象,然后看了地势,建议他在就近的地里种苞谷,还协助他养了几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