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多措并举促64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作者:团县委 胡洪艳 发布时间:2012-09-24 15:10:23 点击率:83
一是多渠道进行助学宣传,广泛提高贫困学生知晓率。2012年“爱心圆梦大学”宣传工作于6月开始,巧家团县委紧密结合四群教育,深入村组开展好宣传工作,并要求各乡镇、村团组织加强在村组的政策宣传工作,让县委、政府这一民心工程更加深入群众;通过公告、板报等多形式进行社会和学校宣传,全面提高知晓率。全县高考结束后,共有巧一中、巧二中、昭一中和昭通实验中学等159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向圆梦大学领导组办公室递交了申请材料。
二是严把资料审核关,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团县委对提交申请的159名贫困学生资料进行初审,将初审筛选出的88名学生按生源地把基本情况发至各乡镇团委进行再次调查审核,乡镇团委经入户家访调查和村、乡镇两级公示后按学生贫困程度排列等次并出具家访调查报告。县级通过举行面试、召开县领导组会议和进行社会公示等,全面保证了资助工作的透明公开,确保了学生资助的公平、公正。
三是多方争取资助项目,做到应助尽助。根据县内贫困学生申请情况,团县委积极向云南省青基会和团市委争取贫困大学生资助,在经过严格的资助申请后,12名贫困学生获云南省青基会“国酒茅台•国之栋梁”项目资助,资助金6万元;10名获市“耕耘奋斗——爱心圆梦大学”资助,资助金4.1万元;42名获县爱心圆梦大学资助,资助资金28.8万元。
四是完善后期资助管理,助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在明确受助学生后,将与学生签订结对资助协议书、统一制作结对资助卡,确定资助方与学生的权利、义务,学生资助款采取“直通车”方式,通过银行直接将助学金划拨到受助学生的个人银行卡帐户中。开通飞信群和QQ群,并与就读大学学校团委做好沟通对接,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情况进行随时沟通了解,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实时帮助好受助学生,确保学生成长成才。
据统计,巧家县“爱心圆梦大学”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在县内累计募集助学善款229余万元,投入资金205余万元,资助291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全县已形成县委、政府重视、关心,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爱心企业大力支持,党政动员、部门联动、社会关心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