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提升农村工作能力
作者:巧家县委组织部 胡志华 发布时间:2012-05-29 15:12:12 点击率:92
巧家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培养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训工作,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成才,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是不断学习,在广阔天地中增长才干。大学生村官从学校毕业后,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巧家县大学生村官坚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认真学习省第十二次、市第三次、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其次是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白鹤滩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昭巧二级路上、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积极参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工作,提升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的工作能力。
二是融入农村,在农村建设中实现抱负。全面了解巧家农村工作特点,掌握农村工作方法,熟悉农村生活,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操作、结对帮扶、选点交流等方法,先后组织举办种植、养殖、理财、农村法律法规、育子成才、婚姻与家庭等培训,把农民培养成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科普宣传人等。近几年来已举办培训248期,26000余人次。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黑板报、标语、党员活动和学习杨善洲暨“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等积极宣传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文明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勤奋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格。大学生村村官充分利用自己能写、会讲、善于组织的优势,积极协助村党总支书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拟定各项规章制度、整理规范档案材料、信息宣传、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播放工作。通过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四是心系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培养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按照“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扎实推动大学生村官开展“三深入四联户”、“六访六问”活动,巧家县把大学生村官联系群众工作与村两委干部要求一致,实行大学生村官包组包户联系群众制度,通过走访真实了解群众的愿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全县116名大学生村官共挂钩联系116个村(居)民小组3000余户群众,共走访困难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870余户,撰写民情日记2000余篇。在今年的抗旱救灾保春耕工作中,在全县116名大学生村官中组建了16支抗旱先锋队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为干旱严重地区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送温暖,帮助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确保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作用,拉近了村官与村干部、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