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党旗红 新农村里气象新-- 蒙姑乡新塘村党总支先进材料
作者:蒙姑乡 发布时间:2011-06-08 17:22:13 点击率:35
蒙姑乡新塘村位于巧家县最南面,金沙江畔,国土面积11.17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620户2231人,劳动力 1284人。耕地面积2120亩,经济林1500亩。村党总支下设 5个党支部,党员51人。
近年来,新塘村党总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善一方民生为己任,带领村民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短时间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新塘,一幢幢靓丽的特色民居住房就像是刚刚穿上新装的新娘,错落有致的户间水泥道路通向各家各户,实施完备的农家文化大院,无不展示着新塘村在党总支这面鲜红党旗引领下,这里的新农村焕发出的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新气象。
一、理清思路抓产业发展,找准致富路
“村改”前,新塘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少,温饱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全村有贫困户284户968人。村“两委”班子发展思路不清,群众对村信任程度低。
2000年3月刚刚当选村党总支书记的何镕伐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同时邀请了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增加工作透明度。通过讨论和多次调研,初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党总支提出了“提高收入,跨越发展”的发展目标,把“争先进位,工作一流”视为自身的追求,破解发展难题,共推事业进步。
为调整种植结构,班子提出在江边河谷大力发展蚕桑,在山上的村组发展烤烟产业的发展思路。起初,村民对发展有顾虑,总支一班人就带头栽桑养蚕,发展烤烟产业,并发动党员、团员、村组干部先带头。村民不懂技术,他们就从县、乡请来专家讲课。通过努力,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2010年全村桑园面积达 1300 亩,产茧 66 吨,实现产值 130万元,烤烟面积达450亩,实现产值 90万元。如今烤烟、蚕桑已经成为新塘人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新塘村党总支部始终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着力强化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四亮四评”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中,新塘村党总支结合实际,亮出了流程、亮出了身份、亮出了职责、亮出了承诺,积极开展了自评、群众评、领导评、组织评等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二是建立完善“四项”机制。充分行使“抓班子、带队伍”职能,将那些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退伍军人、村大学生、致富能手、务工返村人员培养成党员,充实到“两委”中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党员服务承诺制度,要求每名党员每年承诺1-2个服务事项,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兑现。去年,全村51名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群众承诺服务事项96件,全部兑现;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改变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现状,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学习讨论的内容,把田间地头、党员家中作为会议召开地点,使党的组织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活力;建立“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凡村里重大事项或涉及群众敏感问题都必须坚持“四议两公开”,设立公示专栏,将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向村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三是开展了党员“一帮二联三落实”主题活动。在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实践活动中,党总支开展了党员“一帮二联三落实”活动(即每个有生产能力的党员帮助一位困难户、联系一个产业户和一个无产业户、带头做三件好事),以实际行动走进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群众中想办法、找出路。活动开展以来新塘村党员共为贫困户做好事30余件,培养了5名种植大户、2名养殖大户,同时在10个村民小组中做了经验介绍,为农民群众的致富渠道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新塘村党总支按照“壮大蚕桑产业,推广科技养畜,拓展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动群众种植蚕桑、发展生猪饲养、科学合理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40元。四是强化工作作风建设。党总支把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了“村干部代理服务,党总支高效服务”活动,由村干部代办与群众紧密关联的审批、办理事项;由党总支改“坐班”为“上班”,明确工作职责,高效处理好日常事务,积极为群众做好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党员干部共代理服务事项达到156项,接待群众400多人次,妥善处理解决各类纠纷265起,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三、勤政为民,当好领头羊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就看领头羊”。 村党总支严格按照省委白书记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一是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5.12大地震发生后,总支书记带头捐款1200.00元,其他支部班子成员带头献爱心,全村捐款11000.00余元;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总支一班人与群众并肩抗旱,共同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二是当好领头羊,动员全村人民共建新农村。党总支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着力建设新农村。通过新塘村“两委”班子无数次与县各级部门协调沟通,共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实施了小康文明新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整村推进等工程项目,以“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灶、改厕、改厩、改路)为重点,硬化户间道
四、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精神文化建设和产业调整齐头并进,更加注重以文化为纽带,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多方协调,发动群众建设农家文化大院。先后争取资金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等。配套修建了宣传栏、阅报栏、健身器材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让广大群众尽情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同时还配置了电视机、音响及科技图书2000册,村民在生产之余,既相互交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提高了生产技能,增进了团结,带动了产业的不断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农民空闲时间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象棋、篮球、乒乓球等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深了村党员与居民之间的情感沟通,化解了部分居民间的隔阂,拉近了他们的感情,现在村内充满了歌声、笑声和问候声,展现了邻里和睦的画面。(蒙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