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屏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求实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8 16:57:16 点击率:1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省石屏县在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下基层,接地气”、“亮窗口,提效能”、“重监督,求实效”为着力点,以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突破口,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求实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实惠。
下基层、接地气,服务群众解难事。一是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各自分工,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四个一”活动要求,建立工作联系点,开展结对帮带服务,提出承诺事项。定期、不定期深入联系点,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目前,全县共建立联系点287个,党组织结对帮扶429户,党员结对帮扶2549对,党组织承诺事项7776项、党员承诺28636项,兑现承诺21950个。到目前为止,全县机关干部下基层达9209次,为群众做实事共51764次。二是深入群众,便民服务。依托“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协调司法、计生、民政、土地、林业、农业等部门延伸服务触角,亮明工作身份,集中到流动服务站、点办公,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营造了人人争创“流动红旗标兵”的浓厚氛围。整合县级部门人员、新农村指导员及大学生村官资源优势,组建基层流动服务队,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在加强实用知识流动宣传的同时,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力争使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把为民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后台,从一线延伸到机关,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三是深入调研,优质服务。广泛推行“一线工作法”,各级党员干部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明确自己所联系的基层单位的优势在那里、不足在什么地方、帮扶重点放那里、发展思路应如何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为民服务,真正做到在感情上尊重群众,以落实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想群众这所想,急群众这所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县共撰写各类调研报告200余篇,提出有价值的建议100余条,有力促进了当地发展。
亮窗口、提效能,服务民生暖民心。一是“四亮”擦亮服务窗口。听真话、找问题,擦亮窗口,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通过采取摆放展板、设置电子屏幕、报刊、网站等多种形式对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办结时限进行公开;通过摆放席卡、台签,佩戴党徽、团徽、胸卡等方式,亮出党员身份;通过电子显示屏、展板等方式对服务窗口和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履职要求进行公开,亮明岗位职责,接受群众监督。目前,我县金融系统、电信、卫生、国土、税务、民政等全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已全面开展“四亮”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四创”提升服务效能。以争创优质服务之星、创流动红旗标兵、创党员示范窗口、创人民满意支部为目标,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提高服务水平为标准,依托单位学习培训会、远程教育设施等。以党性、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带动本行业本单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三是“四心”温暖服务对象。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诚心、真心、用心、暖心“四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看到实惠。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服务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重监督、求实效,服务发展创和谐。一是群众参与,接受监督。通过每月组织开展自评互评会,查找存在问题,明确自身努力方向。通过设置意见箱、安装服务评价器、摆放工作评价表等方式,让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取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整改问题。建立领导点评机制,领导及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自己评、群众评、领导评、组织评”方式创人民满意窗口和服务。二是培树典型,示范带动。通过创载体,深化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建机制,领导+帮带+承诺+协作+考核、定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等,今年上半年在全县15个党(工)委评出红旗党组织25家,其中“服务窗口党旗红”8家,“岗位奉献先锋”22名、“诚信服务先锋”16名,用典型的模范作用广泛带动。三是争创和谐,服务发展。通过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进一步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在贴近基层、联系群众中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合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进群众信任,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县“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蕴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无穷力量,引导到为民服务上来,构筑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