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中枢街道“五抓”社区党建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9 16:51:20 点击率:9
来源:贵州党建网
仁怀市中枢街道是仁怀的老城区、商贸区,辖6个社区1个村,52个居(村)民组,81854人,地域面积20.3平方公里。街道党工委下设社区党总支6个,党支部22个,党小组42个,社区党员702名。街道突出城市街道社区工作的重心,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创先争优暨忠实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围绕党建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和谐”为目标,服务领路,突出五抓,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抓精细管理促党员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党员队伍是党组织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党组织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者,各社区着力于加强党员管理以促进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党员教育创新招。在落实党员受教育经常性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在社区建立了“社区大讲堂”,从党员群众关心的话题如党的利民惠民等政策入手,通过领导干部、党员群众“你讲我讲大家讲”共同参与的方式调动党员参与培训受教育的积极性,创新教育方式。“社区大讲堂”启动以来,共举办各类讲座52次,参训达1962人次。二是党员管理步正轨。针对社区直管党员类别较多、情况各异的实际进行分类管理。走访调查摸清社区党员底数,建立社区党员基本信息库,所有党员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资料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制定了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从履行义务、组织生活等六方面对居民党员、退休党员等各层次党员实行100分值量化考核。特别是对流动党员实行“联动管理”,做到“三通三知”,即信息畅通、服务联通、活动互通,知去向、知思想、知现状,确保各类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服务社区发展。三是开放活动促管理。社区改变以往“坐在会议室读读书、看看报”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党员教育方式,开展开放式的支部活动,将党员在室内活动向室外活动扩展,将仅仅在“七一”活动向不定期活动扩展,使党员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党内关怀暖人心。广泛开展“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有婚丧喜事必访”的“三必访”活动,确保“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开展工作以来,累计走访各类党员500多人次,发放关怀激励金4万多元,调动了各层次党员靠近组织、接受组织管理的自觉性。
二、抓多元服务促党群干群关系有效改善
服务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街道按照“合理设置党组织,多元服务群众”的思路引导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一方面,社区按照“社区建党总支、居民小区(楼院)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的模式,及时调整和建立社区三级组织体系;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行业分布、兴趣爱好等特点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或党小组,如林园社区的文化服务党支部和流动党员党支部,葡萄井社区的夕阳红党小组和鹿鸣社区的酒都情党小组等,如今6个社区党总支下设支部由原来14个增设为22个,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面结合的党组织服务体系,努力为各层次党员和群众服好务。
同时,街道建立了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6个社区建立了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和17个便民服务点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按照“三拓宽三延伸”的要求,整体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多元化服务机制,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一是拓宽服务领域,由党内服务向党外服务延伸。在实施党内关怀的同时,组建就业、民情代办、扶贫帮困、城区治安义务巡逻等服务队,真真切切服务社区居民。二是拓宽服务方式,由坐等服务向走上门服务延伸。将便民服务中心(站)部分行政事务的服务项目延伸到社区居民组或便民服务点,变坐等群众上门参加育龄妇女妇检、交纳医疗保险参保费等为社区干部深入居民组,调查了解,按政策要求帮助其办理相关事务,减少群众往返烦恼。同时,建立远程教育流动服务点,变站点服务为流动点服务,定期送电影进居民组、送文化进小区、送信息进群众家中。三是拓宽服务内容,由行政事务服务向居家生活服务延伸。社区除为群众提供行政许可的代办事项服务之外,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健康保健、就业援助、小区儿童上学接送、小区居民水费电费电话费车辆年检费代缴等服务,确保群众生产顺利、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三、抓机制建设促党建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运行机制是保证社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基础。社区建立和落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党总支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总支班子成员为集体责任人,专职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社区党建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两个坚持”确保社区党建有序开展。一是坚持以制管事。党总支在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议事规则》、《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分类管理》、《党建例会》等常规党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建立了《“两委”联席会》、《重大决策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班子成员去向告之》、《主要领导适时调度》、《民情日记工作制度》、《党员“三必访”活动》、《社区夜访工作制度》等七项制度,并坚持贯彻执行,规范党总支议事程序,确保班子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二是坚持以制管人。建立了《社区干部管理规定》、《流动红旗流动管理办法》、《社区大讲堂学习标兵评选制度》、《社区干部定期接受群众测评制度》等,为干部职工发挥潜能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干劲的工作格局,促进社区各项工作整体高效运转。
四、抓横向协调促共驻共建共融共乐共享
共驻共建是推动城市街道社区党建的又一法宝,街道着力于调动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的热情,努力实现“思想工作联做,共树新风;党工社团联建,共谋经济发展;服务阵地联办,共建公益事业;人文环境联建,共创和谐社区”的目标。一方面,强化对党员群众的关怀。扎实开展“三必访”和“五访五问”活动,通过党内关怀使社区党员充分感受到在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的城市有党组织的温暖;通过就业援助、民政救济、工会帮扶、职工捐资等形式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有党组织的关心,以此调动社区党员及居民信任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另一方面,强化与驻社区单位的联系。街道以“双创一整治”、“平安小区”创建为契机,采取工作联系、上门联系、电话联系的方式,调动驻社区行政事业单位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如青杠园社区与消防中队和茅台酒厂四车间党员联创,帮助后叶组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和贫困大学生就读难问题;葡萄井社区与供销社联合打造平安宜居小区。同时,街道还着力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渗透进辖区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充分利用共驻共建优势,变街道单唱服务群众的“独角戏”为社企共创的“二重曲”。如鹿鸣社区与佳惠超市联合共创,出物出资帮助辖区生活困难群体;林园社区与诚信砖厂联合共创,帮助农村危房改造户改造房屋;葡萄井社区与金甲虫公司联合共创,定期免费为居民培训美容保健知识,突出共驻、共建、共融、共乐的主题。
五、抓一社一特促党建工作取得真正实效
抓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各社区在开展工作中力戒形式,结合实际,围绕本社区工作重心开展工作。青杠园社区针对辖区国酒新城建设群众工作任务重的实际,确定了创建“党员三带头三起来”干群融心社区的目标,通过党员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化解矛盾、带头服务群众,使党员的岗位明起来、身份亮起来、典型树起来,确保党员的服务无时不在,党员的事迹无处不在,从而进一步融浊党群干群关系。鹿鸣社区针对辖区商贸活动频繁、治安复杂、各种原因引发的不稳定群体较多的实际确定了“四真四抓”平安祥和社区创建目标,通过建立社区“说事室”按照摆上重点真重视、分级负责真问责、畅通渠道真说事、化解矛盾真解决保“群众说事室”高效运转,通过抓重点、抓疏导、抓结果、抓坚持求“说事”实效,确保社区治安秩序井然、社会环境稳定。林园社区针对辖区非公有制企业较多实际,提出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标。葡萄井社区针对辖区群众基础较好的实际,确定了邻里互助社区的创建目标。城北社区针对老城实际,确定了老城宜居社区的创建目标。东门社区针对城郊结合实际,确定了绿色环保社区的创建目标。各社区在确定创建目标后,将社区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形成一社一特,百花齐放的社区党建模式,实现街道社会、经济、文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