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坚持“两进四共” 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7 15:26:39 点击率:3
来源:河北党建网
在干部下基层活动中,邱县坚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与基层群众共谋划、共商议、共劳动、共学习,破解发展难题,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干部作风,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推进全县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面对面”沟通交流,共谋发展之路。一是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下基层干部根据岗位职责、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采取面对面的现场交流,摸实情,找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依托农村产业、区位、传统等优势,找准发展定位,为农村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制定发展规划,壮大特色产业,指导群众增收致富。二是领导率带指导发展。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充分发挥率带作用,积极深入各自下基层联系村调研指导,带头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促膝而谈,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详细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帮扶措施。三是召开会议寻计问策。下基层干部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晚上的空闲时间,召开干部恳谈会和村民代表会,问计问政问需于民,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截止目前,全县共召开干群恳谈会528场、村民代表会230次,帮助制定和完善农村发展规划82个。
二、“心连心”倾听呼声,共商解难之策。一是解决民生难题。针对在下基层过程中了解到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该县下基层干部认真谋划,积极协调,制定科学的帮扶措施,积极带领群众争跑资金,想法设法为群众解决难题。下基层干部共为群众安装变压器10台,打井52眼,硬化路面120余千米,开展医疗巡回服务活动26次,受惠群众已达3500余人,切实解决了群众浇地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二是转化后进支部。下基层干部把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注重发挥帮扶部门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班子整顿、项目帮扶等措施进行转化。活动开展以来,共帮助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个,帮助56个村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制度,全县22个后进村党组织得到明显转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帮助增收致富。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明确规定每名下基层干部要为联系村解决在种植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小额贷款、项目争跑等发展方面遇到的难题,确立自己的联系帮带对象和相应的帮带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帮助联系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下基层干部共帮扶致富对象1170户,输出劳动力2180余人,帮助种植棉茬麦示范田1.2万亩,提供小额贷款50多万元。四是化解信访矛盾。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严格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排查各类隐患,确保群众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调处矛盾纠纷85起,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关注的问题127件。同时,该县注重对农村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五保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进行关爱帮扶,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三、“肩并肩”走进农田,共帮秋收秋种。一是深入田间同劳动。秋季正值农民群众大忙季节,该县下基层干部迅速转变角色,甩掉架子、沉下身子,直接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肩并肩”劳动,面对面聊天谈事,深入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求,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提供优质农资。该县下基层干部积极与县农牧等部门联系沟通,积极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的良种,实现良种良法达96%以上,开通26个种养殖便民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秋冬种有关化肥、良种等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各村现有农机具进行了免费检修,为农民群众秋收秋种提供了可靠保障。三是成立义务突击队。各乡镇均成立了党员干部秋收秋种突击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帮助贫困党员、群众和家中劳动力缺乏的农户抢收抢种。据不完全统计,该县下基层干部共摘棉花4万余公斤,抢收玉米5千余亩,播种小麦8千余亩,切实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实际困难。香城固镇南关村张元岭高兴地说:“俺家劳动力不够,正愁摘不完棉花,县里派干部给俺帮忙来了,真是太好了!”
四、“手牵手”步入课堂,共学政策理论。一是明确学习内容。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和涉农法律法规、“三农”政策等。二是组建宣讲队伍。每月对农民群众进行一次政策形势宣讲,相邻的七、八个村的下基层干部结成片,从中选拔熟悉宣传工作、政治素质好、讲解能力强的下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宣讲团,深入各村进行宣讲。同时,该县大力实施“文化下乡”工程,开展“电影下乡”活动,定期组织“雨水情”艺术团、老年秧歌队等赴各村开展文化下村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三是举办“夜间党校”。充分利用晚上群众闲暇时间,组织群众进行集中学习。一般每半月集中上课一次,由下基层干部、包村乡镇干部和支部书记授课。党课内容既有党的政策理论,还结合当前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有效加强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该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手机党课”、喇叭广播、橱窗等平台与农民群众一起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努力提高群众的知识和本领。目前,该县已组建宣讲队伍43支,发放学习手册10余万本,“夜间党校”培训群众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