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搭建“四个平台”打造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1 09:50:23 点击率:1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辽宁阜新市委组织部把建设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搭建“四个平台”,抓好引进、培育、选拔、使用“四个环节”,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搭建疆场赛马平台,注入新活力。在“进人”上,坚持在实践中看水平。为确保组工干部队伍的素质,在进人时严把入口关。一是选人关。面向基层一线,把思想作风端正,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工作表现突出的选调生、部队转业干部和县区组工干部作为侯选对象,通过基层组织部门推荐、市委组织部考核等方式,挑选出其中的优秀者到组织部帮助工作。二是考察关。部内重要的大型活动开展时,考察这些侯选对象的政治素质、业务本领、工作态度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考试关。通过公开笔试、面试,从成绩优异者中挑选。近年来,已从中选拔留用4名优秀干部,为部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
搭建提升素质平台,提高学习力。在“育人”上,坚持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力决定执行力和竞争力。阜新市委组织部采取三项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干部学习力的培养。一是调研交流。每年年初,部里结合每个部门的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并在10月份左右举办“组工论坛”,交流调研成果,年底组织评选优秀调研成果,并通报表彰、汇编成册。二是研讨交流。将中层干部学习纳入部理论中心组,对中央、省委有关党建和组织工作的最新精神,开展研讨交流,每名参加的同志都要发言,结束前,由部领导进行点评,对好的观点思路提出表扬,并吸收到工作中去。三是坚持总结、汇报制度。每个月月初、半年和年底,部领导班子都要集中听取中层以上干部的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然后,帮助大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和下一步工作思路。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组织工作务实与务虚的结合,达到了推动工作和提高素质两个目的。
搭建竞争上岗平台,增强战斗力。在“用人”上,坚持引入竞争机制。日前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让参加竞争上岗干部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竞技。一是坚持公开平等原则。为确保整个考试公开透明,市委组织部从省人才中心购买笔试、面试题,现场拆封,并邀请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作为考官对试卷进行密封评判,一张试卷,多人把关,取平均分作为考生笔试最终成绩。面试考官由部领导班子成员与现场抽取的3名现职中层干部组成。二是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部领导要求机关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同志全部报名参加竞争上岗,对每名参加的同志,无论资历深浅,一视同仁,21名符合条件的同志全部报名参加了笔试、面试与民主推荐。三是坚持既重视成绩又重视平时表现的原则。竞聘将笔试、面试、民主推荐按35%、35%、30%的比例,合理设置分值权重。在重视竞聘干部的文字综合能力、现场应变表达能力的同时,又不忽略其平时工作实绩,确保全方位地评价干部,最终5名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了“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考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搭建发挥作用平台,激发新动力。在“留人”上,坚持靠事业留人和靠感情留人并重。针对部里有些同志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容易产生了一些消极、懈怠的情绪的实际,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建立岗位交流机制。部领导在征求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分管领导及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充分酝酿,全面考虑了每名干部的自身特点和部机关整体工作的需要,日前交流了8名中层干部。二是建立关心爱护组工干部机制。部机关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关心组工干部的个人成长及帮助解决个人生活上的困难,建立了组织想干部,干部想工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岗位交流和关心爱护组工干部的成长,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更多新闻请点击:中华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