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以“四个重点”为主线深化创先争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5 18:05:27 点击率:11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
以“五查五比”为重点,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问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展以“查思想,比党性修养、人生追求;查学习,比勤学善学、学以致用;查履职,比工作落实、业绩一流;查纪律,比遵章守纪、清正廉洁;查作风,比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为主要内容的“五查五比”活动,对照典型找差距、争当先锋做表率,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精神状态不佳、发展能力不强、思想作风不实等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用心、用脑、用力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各地各单位通过开展专题党课、专题报告、专题讨论、专题征文“四个专题”,用杨善洲先进事迹教育干部;开展系列党性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分析评议教育、服务大局教育“四项教育活动”,用杨善洲先进思想锤炼党性;营造创先争优、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四种良好氛围”,用杨善洲先进影响推动工作。开展“远学杨善洲、近学身边典型”活动,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了“抗旱村长”陆建友、“道德模范”王恒昌、“和谐卫士”刘兴汉、“教育标兵”吴应珍、“实干书记”罗家宽等一批身边的杨善洲式好党员好干部,全县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热潮。 以“三项行动”为重点,扎实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任务,为加快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罗平县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三大重点,扎实开展“三项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中心任务、立足本职工作创先进、争优秀、干实事。开展“产业提升行动”,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品牌化和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能源、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冶金、建筑建材、商贸物流产业,实现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多轮驱动”。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民生改善行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大力实施饮水安全、道路畅通、农村能源、农村供电、社会保障、新村庄新社区建设、生态创优、中小学危房改造、文化繁荣、农村信息、农民健康等惠民工程,推动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为民解难、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过程。开展“和谐创建行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争当和谐使者、维稳先锋,带头参与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推行“和谐拆迁”、“和谐搬迁”、“治安中心户长”、“十户联防”等工作模式,建设“三网九联动”社会管控体系,开展“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平安创建、“打黑除恶”等活动,着力构建治安防控、大调解工作、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安全保障“四大体系”,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以“党员先锋站”为重点,全面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罗平县把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组织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围绕中心任务,确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导向,从各自职能特点出发,扎实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让群众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以探索建立为民服务新机制为着力点,在总结板桥镇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县各领域党组织推广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先锋站”和“共产党员服务先锋队”,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已创建各类先锋站416个、先锋队1864个,近万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后备干部加入先锋队。各先锋站和先锋队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先锋行动”,在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为民服务先锋”,做到哪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旗帜,哪里有群众需求那里就有党员干部服务。各先锋站和先锋队已累计组织各种学习培训380场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讲座73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67件,帮助制定村级产业发展方案154个,建设示范样板田地1万余亩,培植种养殖大户770余户,帮助农户新建种养生产项目300多个,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6500多个。先锋站和先锋队逐渐成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促进和谐的经常性保证、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要求。 以“五联五抓”为重点,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罗平县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探索城乡统筹和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实施“五联五抓”,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推进基层党组织联创共建,凝聚党建合力。城乡联动抓帮建,通过组织机关先进党组织与后进党组织“一帮一”,创建“五个好”党组织,整顿转化后进党组织;行业联动抓提升,通过行业联动,整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上下联动抓规范,通过建立县委、基层党委、基层党总支(支部)“三级联动”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党员联动抓帮带,通过党员结对帮扶,示范引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群联动抓发展,通过推动“党群一体化”建设,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齐争共创,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同时,加强对外学习交流,罗平县板桥镇与会泽县五星乡“联手共建”省级党建示范点,在基层党建、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探索跨省区域和民族地区党建新模式,联合贵州兴义市、广西西林县,建立了舌坡、安沙、鲁维三村联合党总支,联合党总支从解决库区移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入手,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各种党建资源,推行三村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抓、资源共享、和谐共创、发展共谋,推动了经济社会和省际间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