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汩汩来——“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2 11:10:48 点击率:6
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雷邦贵一大早就从家中出门了。他坐上公共汽车,3小时后,到达罗田县城,随后转车到镇上,吃了份盒饭,又花15块钱搭一辆“摩的”到了罗家咀村。
雷邦贵是湖北省黄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家咀村是组织部的蹲点帮扶点。他和同样自购车票赶来的同事们住在了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敲门谈心。回来后针对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筹集12万元为村里修了桥,争取交通预算40万元,还联系水利部门落实15万元为村里的水塘清淤扩容。
2009年5月,中组部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各级组织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下基层活动。在大调研、大谈心、大帮扶、大接访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活动中,干部作风得到锤炼,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只有到基层去,才能真正汲取需要的养分;只有到基层去,才能增添为民服务的动力;也只有到基层去,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一位组织部长在下基层后的民情日记中写道。
问计于民转变工作作风
山西省委组织部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县委书记结构不够合理、交流力度不大、任期制落实不好等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较强烈。集中民智、深入探讨,山西省委组织部提出了加强县委书记选拔任用、考核评价、谈心谈话、落实任期、健全奖惩机制、严格监督等6方面的具体措施。
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回来。两年来,各级组织部门采取座谈、访谈、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调查研究,求方于民间,破解了许多久而未解的难题。一些地方组织部门还在调研中建立了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建立问计于民的长效机制。
时下一些调研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者多,真抓实干者少。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从一开始就严格纪律,轻车简从成为不约而同的要求,“不打招呼、不讲排场、不拿架子、不增负担”、“不扰民、不添乱、不误农事”…… 真心换真情,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位村民还编了一句顺口溜:“没有陪着的,没有照相的,看来真是要解决问题的。”
许多组工干部在调研中感受基层、思考人生,作风为之一变,写出了一批充满深情的调研手记、民情日记,说出了许多在办公室里编不出来的话语:“与群众同高度,你会觉得群众说话有深度”、“说群众听得懂的话,群众就会说你想了解的事”……有网民在这些文章后留言:“组织部长下基层看来没有走过场,有必要、有意义。”
深入谈话力求风清气正
从去年初开始,每逢周三晚上,广西玉林市委组织部的办公楼里都是灯火通明,几位部务委员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们约请的客人。夜谈,这个带些温情的词语,撩开了组织部门略带神秘的面纱,让许多基层干部找到了家的感觉。
一位处级干部对工作调整想不通,3个月找玉林市委组织部长李常官谈了5次,每次李常官都耐心解释并欢迎再来,谈到第五次,这位干部哭了:“虽然我的愿望没有达到,但我被组织部的真情感动了,我想通了。”
组织部长难见,这是许多基层干部的共同感受。重庆有位老党员拉住前来看望的组织部长非常激动,说入党44年,第一次见到组织部长。在“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各级组织部门主动上门找干部谈心谈话,采取主动约谈、入户访谈、干群恳谈等多种形式;设置“和娘家人说说心里话”、 “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谈心谈话”等一个个富有人情味的活动主题,让基层干部有了一个表达想法和诉求的渠道。
与组织的温暖零距离,基层干部对此举拍手称快。组织部门主动开门约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跑官要官的现象,也让一些不跑不要、踏实肯干的干部得到肯定与鼓励。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始换届。许多地方把谈话和换届结合起来,宣传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地方实现了谈话对象全覆盖,做到应谈尽谈;谈话方式也“不走过场、不打官腔、不照本宣科”,真诚与谈话对象深入交流。
换届中,许多干部要面临进退留转等多种考验,组织部门提前准备,精心设计谈话环节和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干部的思想动态和个人诉求,并根据不同状况作相应的思想工作。湖北一位基层干部说:“这次换届拉家常、问冷暖、谈想法、提意见,让我们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奔头!”由于有了良性的诉求渠道,各地普遍反映,换届中诸如拉票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真情帮扶密切干群关系
老杨是四川广元市元坝区黄龙乡有名的常年上访户,区委组织部长主动与他结为“亲戚”,一来二去,感情日深,组织部帮助老杨争取了2万元无息贷款,建起生猪圈舍,还出钱买了1头母猪送给他。开始了新生活的老杨,如今还义务为村里当起了生猪养殖技术员。
在此次下基层活动中,各级组工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结帮扶对子、帮困难党员,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锤炼了组工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和本领,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帮扶是全方位的,从整体规划编制到具体项目实施,乃至一家一户的具体困难。帮扶方式也是多样的,从协调政策资金安排到争取社会力量帮助,乃至自己捐款捐物。“不管问题大小,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群众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强烈,我们等不得、缓不得,更躲不得。”湖北省随州市委组织部长雷文洁在一篇民情日记中写道。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解决问题,组织部门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个实际困难迎刃而解,一些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也在活动中得以建立并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
“放下键盘,拿起锄头。”一些组工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对这种实打实的下基层,开始还有些担心交流不畅。但他们一旦沉下身子,说百姓话、做百姓事,便感到收获满满。“只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付出真情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给予干部最高的褒奖!”一位年轻的组工干部激动地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就是连通了“源头活水”,为民服务的能力,破解难题的方法,就会像源头活水一样,自然汩汩而出。
廊坊社区党建成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力抓手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0月8日上午,三河市紫竹园社区居民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刘女士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紫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立森说,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模式,让党支部的工作更贴近群众了。
“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加强社区党建正在成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廊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范永录介绍,廊坊市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新模式,使社区党建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廊坊市从织密组织网络入手,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他们坚持“三同步”,即社区党组织设置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发展,新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党组织同步调整,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同时挂牌工作,并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街道党(工)委发展到22个,社区党组织发展到210个,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影响力明显增强。
抓好社会管理是社区党组织的重要功能。通过健全居民自治机制、探索“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构建共驻共建机制等,把社会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他们将“四议两公开”机制引入社区管理工作,及时把社区党组织工作重心转移到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全市广大社区党支部依照组织程序,吸收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担任专职或兼职社区党支部委员,及时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定期沟通协商解决社区内的有关问题,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广阳区新源道办事处与市直机关单位联手共建,健全了“温馨调解室、居民调解员、网上大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只有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社区党组织才更有号召力。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廊坊市坚持将经常性服务与集中性服务相结合、普遍性服务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着力解决居民急需、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市场机制又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市社区党员干部与特困家庭结成800多个帮扶对子,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针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实际,廊坊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8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并开通了社区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已有10000余名老人、500余家服务企业加入呼叫系统。到今年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将覆盖市区80%、全市50%的社区。
干部、经费、活动场所,是抓好社区党建的三个关键点。廊坊市紧紧围绕“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强化社区党建工作运行保障。他们将街道年轻后备干部选派到社区担任党组织负责人,面向京津选聘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全市社区党支部书记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分别占到总数的 87.1%和84.8%。他们把社区党组织办公经费和生活补贴及保险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全部列入了财政预算,年均工作经费达到4万元以上。他们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建公共性、功能性项目和民心工程,一并列入城市开发改造规划,新建小区必须预留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用房。目前市区84个社区中,50%以上的工作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具备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均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