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驻村指导员“五抓五促”服务新农村建设
作者:丁发寿 发布时间:2011-09-14 10:26:39 点击率:20
巧家县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以来,以全县深入开展的“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贴近群众、强化服务,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在服务“三农”中创先进、争优秀。
一是抓学习,提高能力促指导。巧家县完善了指导员学习制度,通过举办各类驻村指导员农村工作培训班、召开农业产业政策学习会、鼓励指导员主动学习等形式,积极引导指导员深入学习有关农业农村的方针政策、产业经营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驻村指导员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办好实事好事、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截止目前,全县17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通过会议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共接受培训1900多人次。同时,注重对比学习、取长补短,工作队长组织自己的队员相互学习,并组织到其它村学习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为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调研,理清思路促出路。全体指导员把充分掌握村情民意作为做好指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动员会召开以后,全县指导员及时到位,按照“四个一”的要求打响驻村指导员工作的“第一枪”。开一次座谈会。指导员到村后,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充分掌握驻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基层基础等情况。串一次门。驻村指导员深入村社,积极入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切实摸清村情民意。定一个思路。调研结束后,指导员在第一时间结合实际制定了驻点村发展规划,并积极向后盾单位、所在乡镇领导和驻点村干部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不断完善规划,如白鹤滩镇黎明村指导员通过调研,理清了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发展蚕桑、稻田养鱼、甘蔗和劳务输出为主的经济发展思路。作一个承诺。在制定规划的同时,派出单位和指导员就为民办实事好事作出承诺,确保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指导员共走访农户2.16万人次,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群众会议1.19万人次;撰写调研报告197篇,制定驻村工作计划179个,提出合理化建议679条;向群众宣传“三农”政策2.75万人次;派出单位共承诺办实事216件,指导员承诺办实事2140件。
三是抓发展,助农增收促致富。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各指导员针对当前很多乡镇农产品结构单一、规模经营程度低、产出效益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烤烟、蚕桑、核桃、甘蔗、种养殖等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协助村“两委”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发展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如老店镇老店村指导员根据所驻村的特点,积极争取协调,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烤烟、核桃等特色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
四是抓维稳,化解矛盾促和谐。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防止激化”的原则,巧家县指导员倾力在源头预防、矛盾化解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纠纷消除在萌芽。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提前介入,超前化解社会矛盾。驻村指导员进一步加大农村综合维稳信息收集和研判力度,一旦发现不稳定苗头,立即上手,积极协调,把矛盾化解在初始。坚持自我加压,主动协助解决问题。主动要求与镇、村干部一块包案负责重点案件,同时针对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纠纷进行“帮扶交友结对子”,通过帮扶行动化解矛盾。坚持强化基础,构筑农村维稳平台。积极协调争取资金项目,不断夯实农村维稳基础。截止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为驻村消除不稳定因素20多个,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34起,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抓民生,办好实事促发展。驻村指导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村民需要作为第一信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截止目前,全体指导员共承诺为驻村办实事363件,已完成105件,争取项目16个,落实资金463万元,协调修建引水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