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培养“种树者”的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4 10:09:45 点击率:1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项事业的开创与实践,需要的往往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这个过程中,后人从前人的手中接过了绿荫,可后人更要想一想,倘若没有前人埋下希望种子,没有后人继承下来继续浇灌,哪会有那一片荫凉!所以,党员干部不能只当继承前人衣钵的“乘凉者”,更要做一名甘为后人奉献的“种树者”。
“种树者”的精神是责任使然。历史上前人所留下的无数遗产,无一不是他们带着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奋发图强的结果。部队建设事业也是如此,要完成党和人民交托的重任,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就必须勇于担当责任,不畏困难,不管手头的工作是否对我们有利,是否能在我们手中开花结果,都以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继承下来,并为后继者打好坚实的基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种树者”的精神是胸怀大局的表现。有一首歌词这样评价愚公:“铺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铺路纵然辛苦,可是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更可以收获满堂的喝彩,这样的工作可能多数人都能接受,可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开路、“做嫁衣”的工作,有多少人愿意尝试呢?这又是怎样一种胸怀!甘为“愚公”、不求名利、不搞短期效应的党员干部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越有希望。以“种树者”的求实精神工作,要求我们树立导向鲜明的政绩观,“盆景工程”、“面子工程”坚决不搞,“干打雷不下雨”的轰动效应坚决不追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紧紧把握部队建设的目标要求,一件一件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对那些不显山、不露水,但部队长远发展需要的事,用长功夫、细功夫去干,不求立竿见影、不追名逐利。这样才能真正干出有利国家人民的大事业。
“种树者”的精神是一种眼量的聚焦。这种眼量就是能够分辨哪些工作是有利部队发展建设,有利改善官兵生活、训练水平的“潜绩”,而哪些是对部队发展导向性不强,只为门脸好看的“鸡肋”工程。例如,现在有的干部认为组织基础训练意义不强,忽视常规训练工作。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应当用长远的目光审视军事工作的发展现状,不能因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近一些,就一味强调“只争朝夕”,而忽略扎实、细致、艰苦的具体工作。同时,对于有利部队发展的长远构想,我们要利用现有的资源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落实,以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从科技研发、钻研新训法、战术协同训练等方面,立足现有装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训战水平,这样才能对部队的军事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发展需要长远的眼光和谋略,部队党员干部更要把主要精力多放在解决改革中的困难上,多放在有利部队建设的“潜绩”上,而不是避重就轻、绕路而行,盲目铺就表面政绩。发扬“种树者”的精神,放开眼光,才能真正让部队建设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