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市:“三个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显实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2 15:18:17 点击率:1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昭通市自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以来,市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在学以致用上狠下功夫,使全市上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活动氛围日渐浓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成功打造了2个省级示范点和20个市级示范点学习型党组织,并通过强化“四个结合”、发挥“四个作用”,实现了“四个促进”。
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完善制度建设相结合。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公室,抽调了专职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实施了《昭通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对市、县、乡领导班子、机关单位进行考核,做到“以考核促学习、以督查促学习、以宣讲促学习”。各县区、部门还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制度532个,逐步形成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远发展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进创先争优相结合。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演一台戏。通过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化班子表率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先争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今年初,我们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创先争优、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并进行督促检查,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加强业务学习相结合。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培训有机结合,提升党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如国税系统发动全市国税干部积极参与出题,内容涵盖国税工作所有业务范围,建立了系统业务知识试题库并储存测试题6000多道,同时还在网上播放礼仪培训教程及法律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实效性,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干部职工行为,提高了业务水平。乡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开展学习讨论,全市乡镇一级共集中讨论产业发展1520余次,下村指导2500余次,培训人员22余万人。四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本职工作相结合。各级各部门以“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本职工作”为主线,注重紧密结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有力促进了本职工作。市直单位开展了“五颗‘心’树形象,九个‘点’变作风,十二个‘做’提升办事效率”的活动,并将上岗栏制作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窗口部门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开展一个窗口受理、一次申报材料和现场检查、一套规范性审批流程的“三个一”工程,确保公开、公平、高效、规范地开展行政审批工作。2010年以来市地税、民政、安监、建设、移动等单位的部门工作或专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了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切实发挥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心组集体学习方式和内容,对学习的总体目标、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细化,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发展思路、实际举措。市委领导班子在夜礼斌书记的带领下,通过调查研究和中心组多次集中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昭通市情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全市“十二五”时期建设四基地一屏障一走廊的“411”发展定位、“12346”的发展思路和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一门户的“五个一”战略发展布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形成了崇学尚学、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二是注重发挥目标考核促学作用。各部门普遍建立健全了计划、考勤、交流、讲学、述学、议学、评学、考学、检查以及通报的学习制度。今年以来,市直各单位、各县区领导带头,围绕优化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339篇,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三是有力发挥主题活动助学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主(专)题活动585个,组织各种宣讲活动1571场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讲党课1474人次,市委学习办共集中编发信息简报98期,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编发信息简报1361期,专报232期,网络宣传1242条,开办专栏925件,壁报845条。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橱窗板报、标语、座谈交流、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四是积极发挥专家辅导启学作用。市委、政府先后邀请了厉以宁、郎咸平、欧黎明、黄小军、周建明等10多名国内、省内专家学者到昭通进行讲学,25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今年8月省社科院马列专家黄小军教授到我市开展“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4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报告会,反响热烈。全市各县区共举办各种论坛、讲座265期(次),10万余干部群众受到培训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现了“四个促进”。一是促进了素质提高。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呈现出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转变的良好氛围。开展了“书记讲党课、党员受鼓舞、群众受教育”的县、乡、村、组四级书记讲党课活动,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政法系统通过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优秀法律文书评比”、“计算机操作比赛”等岗位练兵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王正云等一批先进典型。二是促进了作风转变。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切实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应变能力,增强作风整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营造了人人讲纪律、处处变作风、事事增效率的浓厚氛围。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1607人次,市、县(区)部门深入挂钩扶贫点2899人次,投入经费363万元,帮助解决和正在解决问题940件。三是促进了为民服务。农业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在服务“三农”上下功夫,积极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现专家和农户“面对面”、农技下乡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农业信息网、“农信通”手机短信平台作用,发送农业信息6000余条,仅“农信通”手机短信用户就达88.9万余户。巧家县把“农家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县委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按照市县帮扶一点、农村文化项目整合一点、乡村筹资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新建20个“农家文化大院”,组建起业余文艺演出队伍90余支,全年累计开展各种大、中、小型文化活动达581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四是促进了中心工作开展。我们始终把学习转化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动力。今年前八个月,昭通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工业稳定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215.37亿元,增长24.7%;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8亿元,增长37%;消费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1亿元,增长17.9%; 财政增长较快,财政总收入实现58.16亿元,增长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