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一线创先争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2 11:08:23 点击率:14
来源:云南基层党建网络
今年5月以来,昭通市高温、强日照、少雨天气突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干旱灾害。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372.6万亩,轻旱188.57万亩、重旱123.2万亩、干枯60.9万亩,70.7万人、19.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死亡大牲畜152头(只),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92亿元,面对特大干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旱救灾一线创先争优,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组织统筹协调,成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坚强堡垒。灾情就是命令!昭通市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专题会议紧急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做好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检查督促、行政问责“五到位”的要求,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精心组织,紧急行动,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正在开展的“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双百双千”活动,把解决灾区群众生活用水作为最大责任、把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用水作为最大目标,从市、县、乡1000多个机关抽调10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抗旱救灾一线开展工作,用抗旱救灾的实际成果来体现创先争优成效。全市民政系统党组织加大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筹措力度,加强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及时组织人员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现有存水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农牧、科技等系统党组织按照“田间管理降损失、小春损失大春补、加强冬季农业开发”的要求,切实加大科技下乡力度,指导群众科学抗旱。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成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中流砥柱。灾情就是责任!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到昭阳、鲁甸、巧家等县区的重灾区,认真研究抗旱救灾措施,切实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认真分析旱情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帮助解决抗旱救灾的具体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共渡难关,成为全市抗旱救灾工作的中流砥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抗旱救灾,形成了领导干部作表率,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抗旱救灾新格局。大关县悦乐镇里底村总支书记周业彬带领全村党员,采用肩挑、摩托车运等形式为群众送水20余次,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成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骨干力量。灾情就是行动!全市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在抗旱救灾一线亮出身份冲锋在前,哪里危急党员就走在前,哪里需要党员就跑在先,在抗旱救灾的急难险重中创先争优,成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骨干力量。全市广大共产党员通过捐款、送水、送农资、送技术等活动,帮助灾民解决困难,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千方百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广大灾民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全市投入抗旱救灾工作的党员达9.6万余人。昭阳区动员党员群众自筹抗旱资金达560万元,认真开展生产自救。大关县水务局干部职工捐款6.9万元,用于帮助“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对帮扶村的受灾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鲁甸县民政局党员、干部为挂钩的火德红乡400户因灾最困难的群众送去了10吨大米,在群众困难的时候,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