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日报:固本强基 蒸蒸日上——巧家县2011年党建工作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6 14:59:14 点击率:2
来源:昭通日报
掀开新篇章 创造新辉煌系列报道之二
时至隆冬,具有“避寒胜地、西部三亚”美誉的巧家并不显得寒冷,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所到之处,无不透射出一股蓬勃发展的朝气,中小水电开发全面铺开,县城6大片区和9个重点集镇建设大干快上,农村水利大冬修如火如荼……一花引来万花开,党花绽放引春来。正是扎实的党建工作,夯实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石。巧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方兴未艾,蒸蒸日上。
构建新格局——夯实党建堡垒
党建,是压倒一切的根本和保证。2011年,巧家县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建立健全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基层党建述职制度,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投入124万元资金对4个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配置办公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建设5个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点、131个卫星模式终端接收点,充实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管理人员234名,实现了电信和卫星模式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打造1个省级党建示范点、19个市级党建示范点、67个县级党建示范点,在金沙江、牛栏江、昭巧公路沿线及环药山山麓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实际效果好的党建示范带,影响和带动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不断上层次、上水平。
为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抓好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实现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有党员、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有党组织目标。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村级8小时工作制和一块村干部去向牌、一本村“两委”干部考勤登记簿等“五个一”制度,把大学生村官、新农村指导员纳入村干部管理使用,充分调动了现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重培训选贤能——优化干部队伍
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2011年,巧家县大力实施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举措,邀请省内知名专
在干部培养和任用方面,巧家县加大“四类干部”培养力度,通过下派挂职锻炼、学习培训等措施,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强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有效解决了干部年龄偏大、后继无人或工作后进矛盾纠纷多的现状。同时,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以建设一支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为主体,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把干部任用程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三关”,凭实绩、凭群众公认用干部。2011年,选拔1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任免科级干部103名,其中提拔使用34人,交流调整66人,免职3人,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平均年龄37岁,本科以上学历达75%,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执政能力显著增强。
抓培养重提升——彰显党的先进性
党员队伍素质高低,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着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2011年,巧家县在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信息库的基础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加大“三培养”对象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在各行各业致富能手、业务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03名,发展党员1132名,壮大并夯实了党员队伍,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其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五好五带头”为标准,根据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深入开展 “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学习善洲精神、再造青山绿水”,“五比五创”,“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三树立三争当”,“六讲六创”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党史教育、文艺汇演、唱红歌、展览、征文、演讲比赛等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营造创先争优和庆祝建党90周年的浓厚氛围,涌现了一批可信、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2011年,巧家县共涌现出先进基层党组织50个、优秀共产党员8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260余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创先争优流动红旗”, 31个机关党(总)支部被授予“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900余名党员被评选五星级党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处处显现出一股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积极向上的劲头。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春节和建党节走访慰问活动,为1533名70岁以上农村贫困党员发放补助金36.79万元,为630余名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8.6万元,确定105个基层党组织挂钩帮扶95个农村党组织,4300余名党员干部与4700余户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送政策、送资金、找路子、供信息等举措,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密切党群关系,彰显了党的先进性。
党旗高扬,书写发展崭新篇章;振翅腾飞,助推巧家跨越前行。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巧家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2011年,巧家县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0.2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6.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同比增长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7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075元,同比增长12.02%。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效益增加、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通讯员 施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