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百姓”是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关键
作者:刘先座 发布时间:2011-08-31 10:20:03 点击率:19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最大心愿。那么,乡镇党委书记“造福一方”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才能当好乡镇党委书记呢?笔者认为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关键是“读懂百姓”,从地方角度讲,当然是地方社会经济得到最快发展;从百姓角度讲,当然是百姓经济收入迅速提高;从个人的实践体会讲,关键是“读懂百姓”。
“读懂百姓”,旨在了解群众的发展愿望。一个乡的情况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层次性、多元性、独特性较强。群众最了解在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重点发展什么产业,啥项目致富最快。乡镇党委书记在向上争取,向下安排的时候,就要体察民情,掌握民意,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首先当好群众的学生,才能当好百姓的公仆。知识缺了,就到群众中去学习;办法少了,就到群众中去寻找;工作难了,就到群众中去请教。如果乡镇党委书记不熟乡情,不懂百姓,仅会站在高处或远处发号施令,对实际情况不管不问,对新生事物不闻不知,对群众建议不理不睬,对发展要求不清不明,那只能是瞎指挥,最终是自己想干的不是群众愿干的,自己想发展的不是当地能发展的,调动不起群众的积极性,得不到群众的支持,结果事倍功半。目前,全乡人民最渴望的是通乡油路早日动工修建,蚕桑、烤烟产业尽快做大做强,煤炭资源得到保护与合理开发。因此,中寨乡党委政府要积极搞好通乡油路建设,要全力打造好“精品蚕桑乡、精品烤烟乡、煤炭资源乡”三大品牌,促进中寨乡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读懂百姓,旨在发现地方存在的问题。一个地方存在的问题就是群众最需要解决的事。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前进一步。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对问题和矛盾要不回避、不忽视、不敷衍、不掩盖,要拿出共产党员的勇气、锐气和正气迎难而上,排难而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大胆探索,不怕麻烦,不怕失败,认真研究每个问题,抓好落实每件事情,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中寨乡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交通“瓶颈”。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争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读懂百姓,旨在倾听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呼声就是民意,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因此,乡镇党委书记要走进群众,靠拢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敢听群众的骂声,愿听群众的怨声,倾听群众的呼声,捕捉群众的思想情绪,了解群众的发展愿望,掌握群众的服务要求,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全面考虑,突出重点,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切实解决群众最盼的问题,抓紧解决群众最急的问题,迅速化解群众最怨的问题,重点解决群众最实的问题。针对群众饮用水困难、水利化程度低等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党委政府班子带领相关站所到付山、下寨、中寨、拖租等村现场办公,对缺水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最后争取县里的关心支持,修通了三面光沟渠和饮水管网十余件。群众长期盼望解决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读懂百姓,旨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最了解种养什么经济效益最好,发展什么产业收益最高,搞什么项目见效最快。作为乡镇领导,就要深入百姓,了解民情,掌握民意,争取建设好百姓最盼望的项目,指导发展百姓最需要的产业,送政策上门,送科技上门,送服务上门,从而使百姓尽快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较快发展。根据中寨的乡情实际,党委政府确定了打造精品蚕桑乡和精品烤烟乡的长远发展思路。现在蚕桑品牌已经打响,连续多年综合考核全县第一,被县委政府确定为县委书记和县长样板蚕桑示范基地。现在精品桑园已近万亩,成为中寨乡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当然,作为乡镇党委书记,仅仅“读懂百姓”还不够,乡镇党委书记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方法也影响甚至决定着全乡工作的效果和成效。因此,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按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条件,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坚持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决策态度;在重大问题上,具有敢于决断的见地、勇气和魄力,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自觉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以及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性,勇于负责,不断创新。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党委书记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既要总结和积累成功的经验,又要总结和吸取失败的教训;既要注重总结自己的直接经验,又要注重学习和接受间接经验。不断地总结积累,使个人的经验丰富起来,从而实现在纷繁复杂的重大问题面前从容地、科学地决策和工作。
总之,民之所思、民之所盼、民之所愿、民之所急、民之所忧、民之所怨、民之所求,永远是乡镇党委书记的学习之要、决策之要、为政之要、工作之要。(中寨乡 刘先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