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创新模式推进农村党员大培训取实效
作者:欧发伟 发布时间:2011-10-20 15:20:15 点击率:1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近年来,广西北海市紧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以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双带”能力为目标,以宣讲政策、推广技术、增强素质、壮大产业、促进发展为着力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模式推进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巡回式培训。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专家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如市直培训单位抽调多名业务骨干组成“政策咨询服务队”、“法律宣传服务队”、“农资下乡服务队”等十大专门服务队,深入全市23个乡镇的多个村作巡回辅导报告,进行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加强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给他们送去了法律知识和种养技术。
保姆式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配送技术方案、生产规划、市场信息等系统的资讯服务,确保受训农民学得实,用得好。如市农业局采取专家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赠送科技图书、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水稻“两迁”害虫防治技术、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等专题讲座,对口服务种植的群众;合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以“渔业科技入户”示范项目为载体,立足于“到户、到塘、到人”的“三直接”服务,认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按照定人员、定联系点、定时间、定责任和定目标的“五定”办法,创新农村党员技术培训推广服务方式。
带动式培训。通过能人大户以“农家课堂”培训方式,培训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把农村党员中心户、科技示范户、龙头产业技能户、农村协会等农业生产骨干组织起来,构建起农村实用技术传播的大课堂,广泛开展农民自主培训活动。如海城区在组织农村党员致富能手搞好“农家课堂”培训的同时,动员他们至少联系一户贫困户,帮助选上一个致富项目,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在技术服务、科学种植、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优势以及在脱贫致富中的牵引辐射作用,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联动式培训。即通过龙头企业、支部+协会等形式,根据联合经营产业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既传授技术,又合作开发,效果很好。如广西凤翔集团与广西农村合作之星合浦县家禽协会紧密合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实施“六统一”(统一场地标准、统一养殖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统一产品回收销售、统一产品标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发展到合浦县13个乡镇以及凤翔集团产业养殖基地所在的市县,辐射带动农户24000多户,年出栏订单畜禽产品3000万只以上。
会诊式培训。对关键性的瓶颈问题组织各方专家联合咨询,同献良策。如市辖各县区党委主要领导经常到乡镇作时事政治报告,传达贯彻工作思路,并当场解答农民党员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海城区涠洲镇城仔村“农协学堂”邀请国家农业部“948项目”首席专家、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张锡炎博士上岛,为蕉农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解决了蕉农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菜单式培训。针对对不同的村、不同产业和不同的受训党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是坚持培训的需求导向。按照党员群众的需求,从党员群众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切合党员群众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农时季节的变化,以及产业发展和农村党员群众的需要,灵活设置了法律法规、种养殖技术、农村实用技能等大培训课程总“菜谱”。其次是坚持党员的自主选择。由党员根据培训“菜谱”自由“点菜”,各培训单位按照党员定下的“菜单”下料做“菜”,或聘请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或由本地的“土专家”、“田秀才”现场讲授,最大限度上满足党员的个性化要求,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党员群众的欢迎。(欧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