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日报:巧家城乡“组合拳”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2 16:42:39 点击率:9
来源:昭通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施汝坤 闫科任 陆元华)“十二五”期间,巧家县将按照 “守住主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镇发展思路,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新农村为支点,将城镇化建设向乡村甚至山坡转移,既做大县城,又做特集镇、做亮村寨,城乡组合推动城镇化转型跨越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城镇人口达20万人,城镇化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
巧家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总人口57万人,其中县城居住人口8万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落后全市、全省、全国6.5、21.5、33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巧蒙公路、昭巧二级公路贯通,白鹤滩巨型电站兴建,巧家作为地处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圈和滇中经济圈交汇部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如潮水般激流涌入,城市“容纳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巧家县委、政府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以“时不我待”的信心和决心背水一战,在抓好中心县城建设的同时,围绕“两江一山三个经济带”建设“七个支点”集镇、打造特色民居新农村示范长廊,以城乡组合聚集效应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
在县城建设中,巧家县依托白鹤滩电站建成后“高峡出平湖、碧波千顷”的自然景观,准确将县城建设定位为“金沙江畔明珠,亚热带湖滨生态园林旅游城市”,完善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走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产业化路子,多平台融资开发县城龙潭康庭片区、白鹤花园片区、玉屏片区、魁阁公园片区、大沙坝片区、滨江大道片区,打通新华路,建设新华街,实施旧城排水管网改造和“两污”工程,建设体育馆、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堂琅财富中心和魁阁塔森林公园,完善城市功能,新增城市面积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万人,形成“人在城市中,城市在绿地山水中,大自然融入人与城市中”的城市特色,促进巧家县城向全省一流精品县城迈进。
围绕金沙江、牛栏江流域沿岸和环药山片区,结合当地区位气候、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以生态湖滨、特色古镇旅游、休闲商贸为重点打造好蒙姑古镇,将小河集镇建成彰显“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风貌,大寨集镇建成极具本土风情、服务白鹤滩水电站的金沙江右岸第一镇,金塘集镇打造成江边平湖第一景观长廊、水路运输第
围绕昭巧二级公路、哨新公路、马小公路、通乡油路等轴线,按照“突出重点建长廊、集中力量抓亮点”的工作思路和“连片打造、重点示范、辐射川滇”的要求,以“五村三化”为载体,统一规划、统一格调、统一色彩标准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分层次打造特色民居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形成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整体一致的特色民居村落。
城乡组合聚集推进城镇化进程。将城镇规模向乡村甚至山坡转移,既塑造整体形象,又突出地域特色,保护了坝区耕地,缓解了中心县城扩展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巧家县还在城市建筑、乡镇集镇、文化场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融入历史悠久的堂琅文化元素,使城镇化建设彰显文化底蕴和区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目前,该县已建成48公里巧蒙公路沿线特色民居示范长廊,县城堂琅财富中心、魁阁塔分别于9月、10月竣工,白鹤花园片区和大寨、老店、马树等7个支点集镇和昭巧二级公路、哨新公路、马小公路3条特色民居示范长廊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