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要学以立德、增智、创业
作者:刘先座 发布时间:2011-10-13 10:40:32 点击率: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而能力不足就是其中之一。胡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对于乡镇党委书记来说,更需要好好深思学习的目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立德”。通过学习,拓展视野、以德修身、提升品格、以德润才是第一位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选领导要“德为先”,当领导更要德为根本。在工作中,道德是根本,勤政是手段,一个只知道手段而不懂根本的人,即便能时刻勤奋工作,也不过是个工具,是一个可能有益于社会,也可能危害民众的工具。因此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立德”,通过学习,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提升和丰富自己的人生境界,树立天下为公的人生理想。
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的第二个目的是学以“增智”。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具备较高的三农智慧才可以胜任本职工作,这种智慧不仅包括熟悉三农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关键还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书本上可现成引用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特别具有首创精神,值得乡镇领导去研究和学习。乡镇党委书记要通过向群众学习而把学习的范围延伸到对民情风俗的认知、对公序良俗的把握、对村情民意的了解、对法理情的领会、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对三农政策的融会贯通。遇到问题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问问群众的诉求,像杨善洲那样多征求群众意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只有在知识上是老师,在解决问题上是能手,在生产中是行家,民懂的你都懂,民不懂的你也懂,你在人民中才有威信、才有魅力,才是真正智慧的乡镇党委书记。因此,拜群众为师,把基层工作能力的增长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是乡镇党委书记“增智”的最佳途径。
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的第三个目的是为了“创业”。当前,我国农村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基层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发展因素,更好更快推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是乡镇面临的巨大挑战。经过多年的农村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乡镇基层工作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的也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基层领导最大的压力是能力不足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转型,体制机制转轨,各类矛盾不断突现,如不及时充电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就不可能决策好、服务好,就不可能“创业”。我们开创的是前无古人的新农村伟大事业,要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跟上时代进步和知识更新的步伐,就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乡镇党委书记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事业的实践者,要比普通的基层领导干部职工承担更多的责任。只有当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时,才能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乡镇党委书记的历史责任。期盼学习成为每一个乡镇党委书记三农工作事业的生命之源,更期盼每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事业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