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切实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作者:陶思全 发布时间:2013-06-30 15:37:40 点击率:104
严入口、畅出口,建强三支队伍。以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培养储备年轻干部为落脚点,县委健全完善“三支队伍”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科学遴选机制。一是严把入口关。对大学生村官选聘,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按照“专业优先、成绩优先、素质优先”的原则进行选聘;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选派,由派出单位向县委组织部推荐,县委组织部审核认定后进行统筹安排,保证每村有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对常务书记的选派,由县委组织部和新农队办对党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行严格考察后,由乡镇党委任命为所驻村的常务书记,确保每个后进村都有常务书记;二是畅通出口关。对擅自离职15天、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将予以无条件解除合同。新农村指导员和常务书记半年考核为不合格的,严格要求派出单位抽回重派。
抓培训、重考核,管严三支队伍。为推进三支队伍尽早向后备干部方向转化,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全县建立培训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三支队伍。一是抓培训提素质。采取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和能力素质,让三支队伍在广阔的农村新天地里发挥作用锻炼成才。二是重考核严管理。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和常务书记管理办法,采取电话抽查、随机调研、专项述职等对三支队伍进行考查考核,把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促进三支队伍在岗履职创先争优。
建平台、挖潜能,用活三支队伍。一是搭建活动平台,促进三支队伍干实事。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锲机,严格落实各支队伍联系群众户数,撰写民情日记、调研报告篇数,规定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必须向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结合群众诉求和困难,建立群众问题台账,并根据轻重缓解和现实条件,为群众办好实事。二是深挖潜能,促进三支队伍总动员。积极依托三支队伍理论知识丰富、身在一线的优势,强化三支队伍为民服务求实效,推进三支队伍深入群众、倾听民情,通过帮助建立村级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种养殖技术,协助村级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党群干群感情,推进群众政策法规普及,促进民主管理进程,切实为全县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