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创新思路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
作者:彭翼龙 发布时间:2013-04-18 21:02:19 点击率:81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队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威信县创新思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
健全选聘机制,确保村官素质。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选任制度,规范选聘程序,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真正把想到农村工作,想在基层锻炼的优秀毕业生选入大学生村官队伍,从源头保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严进原则。招聘过程中,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考察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求职动机、性格爱好等隐性因素,真正把适宜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选拔到村官岗位上来。二是坚持需求原则。紧紧围绕威信建设的人才需求选人,按照紧缺人才需求,突出专业优先、优秀毕业生优先、本地农村生源优先的原则选聘大学生村官,确保村官素质良好。
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发挥作用。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实践锻炼,不断培养他们做事的方法,增强其能力,强化管理措施,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压担子。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兼任职务,让他们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富民强村促进员、群众办事代办员、弱势群体救助员、远程教育操作员、群众矛盾调解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显身手。二是重考核。健全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评、年终述职相结合的考核测评制度,把大学生村为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化解纠纷矛盾、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件数,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强化考核,建立业绩档案,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大学生村官推优、考录、续聘的重要依据,促使大学生村官认真履职,发挥作用。
健全培养机制,确保素质提升。针对大学生村官书本知识丰富,但社会实践较少的实际,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是健全培训制度。着力构建岗前培训、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县乡互补的立体培训格局。二是健全帮带工作机制。明确县、乡领导干部和村(社区)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确定帮带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不定期地举行座谈会、工作例会、谈话谈心活动,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等方式,为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
健全激励机制,确保扎根基层。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扎根于基层建设,并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积极创造条件提拔任用。2011年,在乡镇党委、政府换届工作中,公开选拔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班子成员。二是鼓励留村任职。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健康成长平台,在2013年村级换届选举中,将鼓励和推荐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工作务实的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是扶持创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县直有关单位,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目前,全县已有8名大学生村官参与自主创业,打造创业示范基地2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5个。四是增进感情。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指点,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组织和群众的关心,在内心深处形成稳固深厚的情感认同,自觉地扎根农村,建设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