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帮带式整改”推动后进党组织晋位升级
作者:曹昌敏 发布时间:2012-09-17 23:03:34 点击率:30
针对359个后进党组织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实际,威信县采取县级领导挂点、常务书记驻点、先进组织带点、县直单位联点的“帮带式整改”方式,纵深推动后进党组织整改提高、晋位升级。
县级领导“挂点”,号脉问诊、引领全局。建立县级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采取每名县级领导分别挂点联系一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和一个后进党组织的方式,将基层党组织整改提高、晋位升级任务分领域分解到31名县级领导,使得县级领导人人都有两块党建工作“责任田”。围绕强班子、理思路、壮队伍、夯基础、建制度、树先进“六项”党建工作任务,县委书记带头垂范、县“四套班子”领导全程参与,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走访座谈,指导联系点党组织定方案、立规划、调结构,帮助联系点党组织理思路、找项目、兴产业,推动联系点党组织率先晋位升级。目前,31名县级领导累计深入联系点指导122次,协调产业项目16个、落实资金560余万元,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2个。
常务书记“驻点”,对症下药、销号升级。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挂钩联系单位和乡镇党员干部中选派359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后进党组织常务书记,下派886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后进党组织常务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同时,采取“动态管理、销号升级”的办法,针对驻点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围绕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七项”工作指标,制定整改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建立完善台账、动态销号升级,做到“合格一个升级一个、升级一个销号一个”,动态化推进后进党组织晋位升级。目前,全县共对47个党组织进行了换届,对12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对886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培训;39个问题得到了整改,186个党组织实现了晋位升级。
先进组织“带点”,传经送宝、示范带动。以双河乡谢家坳至庙沟镇大塘35公里的“党建示范长廊”为重点,县委投入资金15万余元,制作标语、设计展板、完善台账、规范制度,高标准、严要求打造38个“双百双千”党建示范点,做到内务整齐规范、工作一目了然,让后进党组织学有标杆、赶有方向。同时,采取“以强帮弱、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全县368个先进党组织与359个后进党组织结成帮带对子,通过组织后进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党组织学习交流、组织先进党组织书记到后进党组织帮带指导,努力帮助后进党组织找准工作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推动晋位升级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县直单位“联点”,组织联姻、城乡统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联系两深入”制度和挂钩扶贫成果,结合“双千”帮带互动和“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采取139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帮带87个农村党组织的方式,广泛开展以城乡党组织共建共创“四个一”(即选派一名村党总支副书记、上好一堂党课、共过一次组织生活、支持发展一个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和党员干部群众互帮互助“四个一”(即走访一批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帮带互动活动,使城市党组织的组织、人力、资金、技术等党建资源向农村党组织转移,推动了后进党组织整改升级,实现了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为52个村确定和落实了66个重点产业项目;广大党员累计走访群17651户,发放民情联系卡近2万余张,帮助解决急难问题5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