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四促四强化”推进“四群”教育
作者:张邦强 发布时间:2012-02-16 09:17:27 点击率:25
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的决策部署,威信县委采取“四促四强化”措施,推动全县各级切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一是领导促学重点评,强化群众观点。威信县委及时召开“四群”教育工作动员会,各级各部门认真进行传达贯彻,切实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采取党小组会议、干部职工会议等方式对“四群”教育进行系统学习深入探讨,党员和干部在领导导学和自学的基础上,对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制度措施、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入思考,在集中学习会上发表自己对群众工作的意见、看法和自我要求,再由领导逐一点评,互相学习提高,进一步强化党员和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大局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参加受教育党员干部达10291人,受教育率达100%。
二是宣讲促学重教育,强化群众路线。为让各级党员干部对“四群”教育入脑入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做群众工作中,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威信县委组建“四群”教育宣讲团,深入全县巡回演讲,把省委、市委、县委的要求宣讲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对“孟连经验”及杨善洲、普发兴等典型事迹进行再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绝不损害群众利益,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创先争优;同时,要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到基层为党员上好做群众工作的专题党课,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灌输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心中,增加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动力。目前,全县开展了理论宣讲11场次,为基层党员上党课90余场次。
三是督导促学重考核,强化群众利益。抓好“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关键在于让群众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威信县委及时组建“四群”教育工作督导组,对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工作制度、民情日记、工作成效、存在问题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利农惠民的各项方针政策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群众手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把做群众工作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通过让领导干部总结自评、在干部群众中进行民主测评、找熟悉情况的同志个别谈话、到村组实地抽查等对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据初步统计,到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干部职工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8000余件,解决突出问题165个,受益群众达180813人。
四是联户促学重举措,强化群众工作。为扎实推进“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威信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建设为契机,推进城乡共建共创,设立群众工作大厅,采取“七联户”举措,深入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做群众工作的力度。一是县领导包乡联户。每名县领导分别联系一个乡镇督促指导工作;二是县直部门包片联户。每个县直部门挂钩一个村进行包片联户,帮助发展村组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三是乡镇领导挂村联户。每名乡镇领导结对联系一个村,带领挂村干部做好该村各项工作,解决群众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村干部包组联户。村两委干部对该村村民小组进行包组联户,直接联系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五是党员干部结对联户。对全县的贫困老党员、困难户、五保户、上访户等,安排党员干部以“1+1”、“1+2”、“2+1”等方式结对联户,帮助脱贫致富和解决问题;六是便民服务卡经常联户。全县印制民情日记13000本、便民服务卡50000余张,让干部在走访群众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群众,把群众的联系方式留给自己,方便群众经常联系;七是流动服务定期联户。全县各级党组织采取流动服务的方式定期服务群众,变群众找难办事为上门服务好办事。如扎西镇流动服务车定期到各村组为群众办理各种证件、解决各种难题,水田乡组建流动服务队为受早群众送水,县人民法院实行“背包法庭”巡回乡镇和田间地块解决民间纠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