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斗酷暑熔铸堡垒 保民生彰显忠诚
作者:杨泉 发布时间:2011-08-30 16:30:03 点击率:38
水源枯竭、河水断流、水池干涸、农作物绝收、县城上万人饮水困难……自今年2月以来,我县大部降水持续偏少,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重春夏秋连旱危害。2月1日至8月17日,累计降水量仅为439mm, 比历年同期偏少37%,降水量特少突破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记录。8月6日~17日,连续12日最高气温在28.0~36.9℃之间,其中14日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39.8℃,矮山河谷地区持续特旱,其余地区已发展成重旱。受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影响,县城供水主要水源——后山和扎西水库供水严重困难。
据统计,全县10个乡镇87个村(社区)1621个村民小组40余万人受灾,16.2万人4.2万头(只)大牲畜及家禽饮水困难,各类直接经济损失11044万元。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威信县把战高温、抗大旱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和试金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行动,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抗旱救灾保民生的壮丽凯歌。
各级党组织立下抗旱“军令状”
“绝不让一个群众喝不上水,绝不让一个群众吃不上饭。”这是县委政府在抗旱救灾中的死命令。旱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抗旱防灾工作预案,紧急动员,周密部署,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好抓实。各级党组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十万党员进农家、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深入一线,帮民解忧,为民排难,确保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确保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确保灾区不发生无水喝、无饭吃的情况,确保农产品正常供给、市场稳定。
各乡镇、相关部门党组织立下“军令状”,重点解决无水源村和弱势群体饮水困难,确保不出现因缺水而发生非正常事件。水利部门党组织加大抗旱投入力度,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共320人次投入抗旱救灾工作,投入抗旱救灾资金450万元,新建水源点1处,动用机动运水车辆25辆次,抗旱用油1.8吨,临时解决13.9万人、2.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业部门党组织抽调骨干力量迅速成立5个抗旱救灾指导组和1个督查组,奔赴旱情严重的村、组,调查核实上报灾情,并整合资金30万元,投入抗旱机械410台(套),派出农科人员800多人次,指导乡、村、组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抗旱自救;县民政局广大民政干部放弃休息日,深入灾区,对饮水困难群众、缺粮群众及其生活安排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细致地摸底排查,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结合排查情况,按“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要求,采取分类施救的方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旱灾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方案,对农村季节性缺粮户发放救助粮18万公斤,对部分灾区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救助金60余万元;全县47个机关党组织与75个村结成对子进行帮扶,落实抗旱资金129万余元。目前,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供水水事纠纷,旱区用水秩序良好,社会稳定。
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抗旱“新防线”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领导干部的身影。连日来,县委书记龙进深入到县城饮用水源供给点扎西水库、二水厂后山水源点实地查看县城供水水源情况,到石龙村四方地村民小组现场了解县城四方地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到扎西镇河口村等缺水严重的乡村,深入一线指导检查抗旱工作,并强调,不计成本,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把当前的抗旱工作作为“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好今年抗击旱灾攻坚战。县委副书记、县长吕磊带领县级相关领导、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冒雨到后山、回凤、四方地实地调研后,决定实施县城四方地应急供水工程。目前,县城四方地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施工队伍正在加班加点地抓紧作业。截至8月18日,取水池已全面完成,管线开挖已完成80%,完成管道安装500米,预计主体工程9月20日左右可以完工,国庆节前该工程可以竣工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县城日供水量将增加2000立方米,供水紧张的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在建立“县委常委包片、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四包”抗旱责任制,筑牢抗旱救灾“新防线”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旱情最严重的村组一线,查看灾情,指导抗旱,督促各项抗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与受灾群众交心谈心、鼓舞斗志,协调相关单位解决抗旱难题35个,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各乡镇党政领导坚守在抗旱一线,切实做好水源分配、设备协调、资金落实、纠纷调解等工作,从物资、技术、人力等方面帮助群众抗旱救灾,确保家家户户有水喝、有饭吃,把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县直单位领导干部扎实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第一时间下到帮扶联系村调查走访,支援抗旱救灾。
万名党员冲锋在前,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面对清凉的“幸福水”,住户张顺南激动地说:“我们已经停水一个多月了。今天,县消防大队官兵和扎西镇的同志为我们送来了清洁的饮用水,我从心里感谢不辞辛劳给我们送水的同志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8月24日,扎西镇积极同县消防中队联系,及时组织官兵为扎西小区住户送去了干净清凉的饮用水。
群众的呼声就是信号,共产党员永远冲锋在前。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万党员进农家、万民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组建“党员抗旱先锋队”128个、“党员送水队”73 个、“党员抗旱突击队”49个和“抗旱宣传小分队”22个,近10000名党员参与,打响抗旱救灾攻坚战。
在扎西镇河口村党总支,村两委自行垫付费用,组织了5台抽水机抽水灌溉农田100余亩;组织村组党员干部组成“抗旱先锋队”,给3个村民小组的群众无偿送水20余天,先后解决了323户1400多人的饮水难题。
在旱情严重的水田乡,“摩托车义务送水队”奔走于受灾最为严重的者珠坪等15个村民小组,义务送水1000余立方米,开辟了“摩托车上的生命线”。8月24日这天中午,当义务送水车刚刚开到村头,核上村民小组的百姓就闻讯而来,不管老人、还是小孩,纷纷带着自家盛水的容器前来取水。水田乡核上村村民郑绍群说,这久干得草草都干坏了,苞谷都还没结苞,直接找不到水提啊,党委政府给他们送水来,大家都很感激。湾子村抗旱义务送水队队长熊作云说:“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送水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非常愿意。”
三桃乡把抗旱保收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迅速开展“党员干部下农田、抗旱保收促发展”活动,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带领群众打好抗旱保收攻坚战。他们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成立抗旱夺丰收小组,协调指挥全乡抗旱救灾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科学制定抗旱措施和预案,做好群众工作,全力抗旱减灾,尽最大努力解决生产用水,确保群众生活用水。科学调配现有水源,三桃乡集镇实行分时、分段用水,确保正常供应全乡集镇生活用水,各村党员干部切实做好沟渠维护,确保供水渠道畅通。引导群众采取探寻水源、提水灌溉等措施进行抗旱自救。三桃乡农技站技术人员深入农户指导改种,引导农民做好改种蔬菜、秋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和耐旱粮作物,促使农民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