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四个突出”推进城镇建设
作者:任宗富 发布时间:2011-11-24 23:48:20 点击率:26
近年来,威信县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四个突出”抓实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突出抓好城镇规划,有序推动城镇发展。坚持把总体规划作为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突出特色。2007年至2008年,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和麟凤集镇规划,完成一批高质量的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9年,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重庆仁浩规划公司进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全县10个集镇新一轮规划。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按照《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巡查机制,坚持每日巡查,强化规划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一些严重妨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近两年来,累计查处违章建筑256起,强制拆除47户,拆除各类违法建筑月5600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筑行为。同时,在住宅用地规划审批过程中,严格管理,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避免规划的随意性。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每年安排8000万元资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县城街道已全部实施油路铺筑,人行道全部安装青石板,主城区供排水管网全部安装完成,扎西红色文化广场建成投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二期工程和扎西会议会址维修改造全部完成,扎西会议纪念馆建成开放,麒麟新区建设取得实效,县城污水厂建成投入试运行。今年,计划投资14000万元用于县城仓头商品住房开发项目,投资12000万元用于乡镇建设,投资4292万元用于市政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设资金由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和使用,监察部门监督,按进度拨付工程款,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突出重点特色,集镇建设成效显著。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2010年确定打造的3个重点集镇和一个特色集镇目标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同办一桌席,各洗各的碗”的原则,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根据各个集镇区域、地理、资源、交通等不同特点,深入挖掘发展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好庙沟、麟凤、水田和旧城四个集镇。截至目前,庙沟集镇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老集镇房屋改造、河堤治理、街道换填、供排水设施建设、人行道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已经完成,集镇新区住房及公共设施正加快建设,庙沟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基础部分已全面完成;麟凤集镇完成投资730万元,硬化街区街道7310平方米,铺装人行道彩砖48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325棵,建设绿化带1000平方米,硬化小寨、楼房、王家寨等移民安置区街道12000平方米,麟凤集镇文化广场填土工程和新街农贸市场建设已全面完成;水田集镇已完成“三纵一横”主街道建设,完成路面硬化26000平方米、主干道油路硬化800米,建成农村客运站、文化广播站、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完成水田红军烈士陵园改造、绿化工程;旧城集镇完成街道硬化985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居民住房19400平方米,建成“三纵三横”路网,集镇绿化、电力、电信、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突出城镇管理,大幅提升城镇品味。坚持城镇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把城镇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县城方面:一是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对城区违章建设、违规停车、乱倒垃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治理。2010年以来,共清除非法小广告及直喷直写5000余处,查处违章停放车辆行为539起、损坏城市道路行为13起、损坏绿化树行为24起。二是加强市场管理,针对农贸市场“脏、乱、差、堵”现象,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力度。目前,共规范市场3各,规范摊位600余个。三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强化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及公共场所的日常管理,坚持“一扫全天保洁”,逐片逐段落实保洁人员,全力消除卫生死角,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度管理办法》,落实卫生管理责任制,所有临街单位门店负责搞好责任区的保洁和美化。四是强化建筑施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照安全考核责任制,同建筑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县城规划建设区内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加强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单位办公综合用房建设项目申请和竣工验收备案。乡镇集镇方面:积极督促各乡镇成立集镇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管理经费,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集镇管理工作有人抓、有机构管。目前该县10个乡镇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正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