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10年近15万人摆脱贫困
作者:任宗富 发布时间:2011-10-09 21:49:05 点击率:28
2000年以来,威信县紧扣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要求,以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群众温饱、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为目标,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0年来,共解决4.19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4.71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基础设施长足进步。新建、改造公路752公里,新建桥梁23座,拱涵洞51个,解决了344个自然村14639户67524人的交通困难;安装引水塑管627千米,建畜水池749个14076立方米,解决了176个自然村6845户30655人的饮水困难;架设输电线路232千米,安装变压器53台,99个自然村4889户21211人用电不再困难。
农业开发成效显著。修建引排灌沟渠65千米,实施基本农田地建设7908亩,种植甜苦竹、甜柿、香桂、核桃、饲草、疏菜等特色经济林果、经济作物20000余亩,实施畜圈改造、蚕房建设、烤烟房建设5408间71895平方米,发展猪、牛、羊23525头(只),为310个自然村13199户57166个贫困人口建立了稳定的增收产业。
生存条件改善明显。积极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将生存状况恶劣,经济收入水平低下,生产、生活条件没有保障的贫困人口,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和中心地带安置,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条件。通过易地安置,1756户7610人走出深山,“造血”重生。
居住水平大幅提升。10年来,该县1621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扶贫安居工程,消除10206个贫困家庭的茅草房、油毡房、杈杈房。硬化自然村户间道路253公里,硬化院坝3358个13万平方米,惠及200个自然村7800户40000人;实施沼气池、节能灶9591口,205个自然村9591户51791人受益。
科技培训效果明显。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利用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培训598期38239人次,让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让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学到了先进种养技术,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在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工作中,帮助8个重点扶持村修建医疗卫生室并为其添置医疗卫生器械,为长地等7个村每村安装1套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引资实施双河“宏基希望小学”、扎西桂花小学等校舍建设,解决全县3907个贫困学生入学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