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促和谐——威信县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胡敏 发布时间:2012-01-31 23:43:18 点击率:25
2011年以来,威信县以创建省级惩防体系建设联系点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坚持不懈抓“龙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一道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严把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良好态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全面实行分片、分单位联系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机制,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了各项目标责任落实。
二是服务大局抓监督,确保中央、省、市、县委各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加大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粮烟生产、抗旱救灾、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县乡党委换届等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成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对“十二五”规划和桥头堡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开展了监督检查。针对全县各重点工作的阶段性推进情况,开展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整乡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特岗教师招聘、冬季征兵、矿业秩序整顿等工作的阶段性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创新载体抓教育,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以创建第一批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为动力,结合红色老区的地方特色,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模式,着力打造廉政文化“十个一”教育品牌(建立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成县城廉政文化一条街、建设一条廉政文化长廊、设置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栏、建立一批廉政文化宣传墙、建立一批廉政文化活动室、建立一批廉政文化活动大院、发送一批廉政短信、建立一个远程廉政教育终端、推广一种廉政建设“五到村”模式),着力推进“八个一”反复窗帘教育活动(开展一次学习杨善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一起廉政培训班、开展一次干部廉洁从政巡回辅导、开展一次廉政知识测试、开展一次新任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召开一次以人为本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读书送廉活动、举办一期廉政文化书画展),切实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县乡党委换届期间,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助老思想防线。
四是纠建并举抓作风,切实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对全县12个窗口服务部门的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督促落实阳关政府四项制度,开展2010年秋季学期以来的收费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推行集中询价采购活动,切实促进部门作风转变。对全县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清理整治,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清理工作通过市政府验收。健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工维权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共为628名农民工讨回被拖欠克扣的工资392.6万元。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和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专项治理,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于泛滥现象的发生。
五是着眼防范抓制度,健全和完善了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及日常监管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谈话等廉洁自律制度。围绕干部人事、工程建设、财政管理、房屋拆迁、教育医疗收费、安全生产、新农保基金等重点领域文件清理工作,废止相关文件31个,修订3个。利用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指导被评部门针对本机关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废止、修改和完善,促进机关作风和行政较能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督促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5项。
六是制约权利抓监督,有力促进了领导权力的规范运行。严格执行县委全委会和县委常委会会议议事制度、决策程序和票决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政协专门监督结构、群众舆论、新闻媒体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三谈两述”制度,落实乡科级领导干部申报个人重大事项制度,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化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七是坚决有力抓惩处,切实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政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认真落实查办案件“二十四字”方针,切实加大对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