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县突出“三个重点”加强移民地区党建工作
作者:郭亨友 发布时间:2011-12-23 17:54:21 点击率:3
抓队伍聚合力。永善县牢牢抓住县乡干部、村组干部、下派挂职干部、移民党员队伍及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五支队伍,在调优配强、教育管理、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大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讲大局、守纪律、比奉献”主题教育活动80余场次,开展感恩教育、廉政教育专题讲座60余场次,着力解决少数党员干部职工大局观念“淡”、工作标准“低”、工作作风“浮”、奉献意识“差”、纪律作风“散”等突出问题,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消除“杂音”;抓好下派挂职干部的管理与作用发挥,凡属县乡下派的挂职干部必须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严禁“空挂”流于形式。搭建好工作平台,在分工上一视同仁、工作上一样要求、生活上一样关心,赋予其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决策空间。出台挂职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与奖惩激励、选拔任用挂钩;全面召开服务移民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支部为单位,38个移民村分别对照服务移民工作的要求,找差距、找原因、理思路、明方向、抓落实。出台移民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把移民工作节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班子和干部的年度考核,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实现了从县四班子成员、县直挂钩部门到乡村组干部人人有责任、天天有任务、个个抓落实;全面落实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沿江乡镇和县直挂钩部门把按时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作为承诺的重点内容,移民党员就带头带领搬迁作出公开承诺,促进移民地区党组织和党员在援建移民工作中创先进、争优秀。同时,加强和改进乡村组干部、驻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形成合力推进移民工作。
夯基础优环境。以抓好移民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移民群众、坚守政策底线和规程规范为重点,打牢移民工作基础,创优移民工作环境,为移民搬迁营造了良好氛围。打牢社会稳定基础,建立联动共促机制,深入抓好移民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落实辖区管理和牵头包案责任,对已排查分解包案的矛盾纠纷限时解决。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开门接访与主动下访相结合,主动化解民怨,妥善解决问题,确保矛盾不激化、不裹协。目前,全县集中化解移民重大矛盾纠纷120件;打牢政策规程基础,坚守政策底线,对已明确的政策不偏不依、坚决执行到位。严守规程规范,坚持程序、符合规程、公开透明,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打牢群众工作基础,结合党员干部进农家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干部联系移民、包保移民工作机制,通过交朋友、拉家常、认亲戚等情感投入方式,深入持久地联系移民、服务移民,实现移民乡镇至少有1至2名县级领导挂钩联系、移民村组至少有4至5个部门挂钩包保、各移民户至少有1名干部职工联系帮扶,确保了所有移民都有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重服务赢民心。按照“帮扶一批困难移民、办好一批移民实事、解决一批移民问题、发展一批移民党员、树立一批移民典型”“五个一”活动要求,县直部门组建21支移民工作队、9个移民乡镇设立移民发展服务中心、38个移民村设立移民服务点,组建移民亲属工作队、移民政策宣讲团,从思想上“引”、困难上“帮”、发展上“扶”,变移民群众跑为干部跑、变阶段服务为常态服务。黄华镇由班子成员带队、抽调30名干部职工,组成五个移民工作组长期驻村蹲点,以常态化推进各项工作。抽用4名镇干部、聘请5名离退休老干部和库区熟悉政策的移民群众到移民政策咨询室、移民信访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为移民群众解惑释疑。组织300余人的党员先锋队,协调农用运输车10辆、挖机4台,帮助黄葛村朝阳村民小组群众拆房建房、搬运物资,使居住在新址区内的85户群众296人按时顺利搬出了红线;桧溪镇组织移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履行入党誓言,带领带头搬迁;务基乡组建“五站一室一中心”,即:在五个重点移民村设置移民搬迁安置服务站,在乡政府设立移民政策宣讲室、移民发展服务中心,构建服务移民网络,帮助移民群众办理实事。同时,采取文件督查、电话督查、蹲点督查、随机督查等方式,围绕移民工作节点目标任务、干部纪律作风及干部、资金、工程安全加强督促检查,实现了干部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确保了全县上下高效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