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下足“硬功夫”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者:旷宏飞 发布时间:2016/11/18 15:54:24
今年以来,云龙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严格按照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退出标准要求,抓住贫困面的“硬骨头”,拿出“硬办法”,下足“硬功夫”,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全力确保3个贫困乡镇、32个贫困村、9080户32097人贫困人口如期有序退出。
教育培训“健脑”。该县把“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贫困群众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了《云龙县教育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对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列入直过民族帮扶的傈僳族建档立卡户子女给予补助,让农村贫困户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立足贫困村、贫困户实际,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进行农业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他们增收脱贫、发家致富的本领和能力,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完善设施“强身”。该县抢抓省州“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机遇,全力推进路网、水网、能源网和互联网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切实为脱贫攻坚提供基础保障。截至目前,完成总里程28公里的3条农村道路硬化,解放大桥、丙栗桥、下庄桥等6座桥梁建成通车;重点水源工程勒子箐水库、铁扇门水库和小菜园水库3座重点小(一)型水库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实施了11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项目等;总投资2257万元的农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白石镇整乡推进启动实施,检槽、民建2个乡镇整乡推进和7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投入8600万元建成移动基站170个,率先实现行政村移动4G网络、移动宽带网络和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
发展产业“造血”。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药则药、宜游则游的原则,全面推行“N+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以云龙茶、泡核桃、麦地湾梨为主的林果业,以金银花、纹党参、重楼为主的中药材业,以诺邓黑猪、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确保贫困乡有支柱产业、贫困村有特色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全县新种植纹党参0.56万亩、附子1万亩、金银花1.63万亩、麦地湾梨0.24万亩、茶叶0.2万亩,2万亩泡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区建设启动,全县泡核桃种植面积达130万亩、麦地湾梨达4.6万亩、生态茶园达3.4万亩,中药材动态保有量达11万亩。
易地搬迁“换血”。该县按照“实施一个搬迁新村、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总体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将建设目标细化到周、将建设进度分解到天,采取任务上图、进度上墙、责任到人的推进模式,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力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前,该县漕涧镇分水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全州率先建成,并实现集体乔迁,其余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按既定目标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