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洱海更清澈——记大理镇龙龛村委会龙下登村党支部书记张琦二三事
作者: 张延芳 发布时间:2017/5/9 11:09:23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总书记的叮嘱让大理的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下大力气保护洱海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张琦,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委会龙下登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理事会副理事长,一个土生土长的白族汉子。张支书是个大忙人,和他交谈,他的话题始终是今天在村里忙啥事儿,明天到镇里、市里办啥事儿,多次接触,觉得他好像从不提起自家的事。张支书的儿女都在外工作或做生意,家里有位九十高龄的父亲,还有一位无儿无女、年近九旬的姑母,两位老人都得靠张支书和老伴照顾,张支书从早到晚忙村里事务,照顾两个老人的重担都由老伴挑起……
张支书非常清楚,要保护洱海,关键在群众,只有群众的觉悟提高了,都能“牺牲一点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利益”,打一场人民战争,才能赢得洱海保护最后的胜利。
龙下登村地处洱海之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白族村落,近年来到这里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发展机遇,农户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给洱海保护带来了挑战,客栈、饭店不断增加,污水、垃圾对洱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张琦为此忧心忡忡,每天走村串户,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客栈、餐饮经营户食品卫生、油污排放进行逐户监督检查,组织村里完善排污设施,联系污水外运利用事宜,每天忙得脚不落地,走遍村里的每家每户,只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
“工作由点点滴滴构成,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这是张支书常说的一句话。龙下登村近几年建房户比较多,督促建房户依法依规建设,合理堆放材料,检查建房户化粪池建设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对不达标的责令其进行整改,这些繁琐且“得罪人”的活儿,张支书自然是一件也少不了,但是他说:“我一心为公,问心无愧,那些有意见的群众迟早是会理解的。”
龙下登村是大理市授予的“三清洁”示范村,张支书是“三清洁”工作的责任人。这几年,围绕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要求,张支书积极发动群众,明确责任到人,每天监督检查,全天候确保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里专门安排保洁员负责旅游公厕的保洁工作,确保公厕卫生符合景点景区标准,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很多人都以为张支书是一名“老村干部”,其实张支书和老伴原来都是在外工作的,现在退休在家,每月有一份可观的退休金。衣食无忧,儿女成才,何必来干这辛苦而又待遇微薄的村支书呢?每谈及此,张支书总是说:“我有退休金,生活有保障,乡亲们却每天还要为生计而奔忙,村里这些事我多担当一点无所谓,毕竟党培养了我几十年,现在需要我,不能推托……”他还说:“保护洱海母亲湖,我们义不容辞。龙龛村一定要成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