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民富村美人欢乐
作者:杨 洁 茶润新 发布时间:2018/1/15 14:05:47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一起过上好日子!”漾濞县把民族地区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修路、建房、兴产业,示范创建补短板,绘就了一幅幅“民富、村美、人欢乐”的民族地区发展优美画卷。
太平乡太平村杨梅树村民小组属典型的彝族聚居古村落,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前,当地的村民住房简陋,生活困苦;2016年,杨梅树等5个村民小组被列入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示范村硬化道路7公里、改造特色民居180户、改造人饮管道15公里,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变。此外,村里还采取“村党支部+公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成立互助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核桃苗等生态种植和土鸡、肉牛、黑山羊、中华蜂等生态养殖;4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还发展起了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现在,错落有致的民居,风情浓郁的彩绘,宽敞整洁的道路,美丽怡人的自然风光,使这个原本落后的村寨成为了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张顺华谈起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很兴奋:“民族特色村寨项目的建设,让我们太平村200户850多人受益,居住环境彻底改变,三年来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近1000元,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平乡在民族扶贫工作中,锁定不落下一个人、不落下一个亲兄弟民族的目标要求,突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关注“直过民族”发展、致富两个重点,截至目前,共投入3000多万元扶持民族地区发展,让所有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有房住、有增收产业,实现了安居乐业。
近年来,依托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漾濞县先后实施了166个省州项目,上级补助资金达3346.9万元。成功打造1个示范乡镇、1个特色乡、6个示范村、7个特色村寨,创建命名了57个州级示范单位、100个县级示范单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34户14899人,共脱贫退出3678户1375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0.65%降至1.43%。“民富、村美、人欢乐”的景象成为漾濞民族地区发展的真实写照,全县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