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多元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28 10:51:16
近年来,祥云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
整合力量,集中攻克“空壳村”。把无资源、无资金、无资产的“空壳村”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实行“一村一策”,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包保“空壳村”制度,强化经济部门联穷村、党群部门联弱村的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整合落实政策、资金、人员,形成克难攻坚的强大合力。同时,县财政每年投入11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平衡发展,于2016年全面消除了“空壳村”。
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一般村”。从各村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途径。通过深耕资源开发、盘活存量资产、探索服务创收和创建“基层党组织+电子商务”脱贫新模式等,形成“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群众增收“双赢”。其中,刘厂镇王家庄村通过为企业解决土地流转、组织用工,以及打造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乡村特色旅游,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多元;禾甸镇大营社区依托山多、林下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流转山地480亩,对内对外承包经营山地林下资源6万多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270多万元。
开拓思路,提质增效“重点村”。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在3万元左右的村为重点,成立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调研组,深入镇、村“把脉问诊”,深挖发展潜力。建立“党建引领、村企结对、利益联结”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和合作社中,推广“党组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有扶贫贴息贷款意愿但又缺乏产业发展路子的106个行政村、36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实现98%的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