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查国雄和乡亲们的奔富路
作者:大组轩 发布时间:2018/7/1 9:34:53
“头雁”查国雄和乡亲们的奔富路
在南涧县小湾东镇岔江村,提起群民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查国雄,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了不起”。查国雄出生于南涧县岔江村,全村600户2407人,几乎全是彝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贫困面极广。面对艰难的现状,大家念念不忘的是脱贫致富的梦想,而查国雄就是其中一名始终怀揣梦想的人。
雏雁展翅 梦想起航
20年前,年轻力壮的查国雄,生活水平在当地人中已经靠前了,可这与他梦想让全村人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还有很大的差距,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2000年,小湾水电站将在岔江村山脚下建设,他迎来了机会,寻思摸索着能否通过参与电站建设来谋出路。查国雄开始做起了支砌挡墙的小工,每天可以挣到40元钱,能换回一大袋玉米,但是他并不满足,慢慢地查国雄开始动员组织村里的同龄人做起了零散的工程。
在一次帮助电站建设围栏时,因业主考虑不够周全,设计不合理,查国雄多次找到业主反映情况,很多工人都劝他:“别傻,干活挣钱管那些干嘛。”查国雄不听劝告,要求改变工程建设内容,最终业主采纳了他的意见,避免了经济损失。他待人真诚、敢说敢干、做事踏实,跟他干活的老乡都信服他,愿意跟他一起干,成立的工程队由最初的几十个人迅速发展到了上百人,成了当地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
顺势而为 踏浪前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湾电站每年有数十亿产值,很多后期工程需要请工来做。如何促进库区移民群众就业、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当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县、镇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查国雄看到了眼前的困难,也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2014年,在上级党委的牵线搭桥下,组建成立岔江村“小湾群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为使合作社尽快步入正轨,村里群众把“致富能人”查国雄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并成立合作社党支部,由其担任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社员由岔江村600户村民(其中包括1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岔江村以集体入股形式参与分红。查国雄和几个发起人起早贪黑,谈合同、做项目。项目协调有问题就寻求各级政府部门帮助支持,没有经验就积极向小湾电厂学习借鉴,没有技术就到专业部门请教,同时争取培训机会积极参加学习。查国雄渐渐找到了感觉,各项工作理清了头绪,合作社慢慢走上了正轨。
头雁领航 砥砺奋进
在查国雄的带领下,合作社形成了集小湾电厂常规项目服务、库区捞漂及零星土建等工程项目承接,生态猪养殖、生态水果种植等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将一群庄稼汉打造成熟悉各项工程技术的合格工人,将一个打工队发展成今天各种部门人员齐全的标准化企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盘着家里的土地,干着合作社活计”的半工半农的“新农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家家有就业、户户可分红”的喜人局面。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将邻村龙门村130户建档立卡户吸纳入社,同时,全镇7个村集体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四年来,累计分红达316.4万元,群众务工收入达5000多万元,累计社会公益捐助慰问达30多万元。
这就是查国雄,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肩挑重担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农家子弟,一个“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山区彝家汉子。查国雄的路还很长,担子还很重,但他乐意承担这份责任,他还要继续带领父老乡亲走下去,带领大家彻底摆脱贫困的泥淖,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