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保护“先锋卫士”赵光明
作者:大组轩 发布时间:2018/7/1 9:23:17
洱海保护“先锋卫士”赵光明
在洱海保护治理中,有这样一群土生土长,对洱海有着深深眷念,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在洱海滩地捡拾垃圾、捞海粪(洱海中自然死亡的水生植物)的特殊人群——洱海滩地协管员,他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发现阻止身边破坏洱海生态的不当行为,用自己的行动守护洱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洱海卫士”。赵光明,就是他们中十分突出的一员。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洱海卫士’”、大理市洱海保护治理先进工作者、大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大理州第二届“最美大理人”,这一切,都和他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的突出作为有关。
赵光明,1957年10月出生于大理市湾桥镇石岭村,是地道的白族。在洱海边生活60年,他对洱海有着深深的感情,来自洱海的乡愁,植根在他的心间。洱海滩地协管员,大多是50岁以上,经历了洱海快速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的普通群众,他们更能体会洱海保护的重要性。
回忆起小时候和年轻时的洱海,赵光明很是感慨,那时的洱海,水很清,湖边有美丽的沙滩,水面下能见度能有两米多!他在洱海捕过鱼,对洱海的了解更深。1982年,他成了家,婚后先后有了一子一女两个小孩,为了维持生计和培育好子女,务农的同时,他在洱海捕过鱼,当过泥水匠,做过水电生意,经营组织能力很是突出。2002年,他被选为石岭村村组长,一干就是6年。
在当村组干部的6年中,他接触到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工作,也逐步意识到了洱海保护的重要性,洱海保护意识在他的心中变得日益强烈。2008年6月,他不再担任村组长,却被聘为洱海滩地协管员,负责新溪邑沟(南)至茫涌溪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每天8:00上班,下午5:30下班,至少保证8小时在岗,捡垃圾、除杂草、捞淤泥……从此,他就把自己交给了这项工作,而妻子和两个已大学毕业的子女也十分支持他。滩地协管员、洱海入湖河道监督员、垃圾收储监督员、大凤路保洁监督员、湾桥多塘(沉淀池)监督员,凡是和湾桥镇洱海保护治理有关的工作,他都乐此不疲,开心地承担起来,而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长期的坚持得到了湾桥镇各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肯定和表彰。
赵光明捞起的海粪很多,有时一个人一天就会捞起来几吨。海粪,是洱海中植物自然死亡后被湖水冲到岸边的,量很大。但近来海粪中的其他人为垃圾较之以前少了许多,也说明人们的洱海保护意识增强了。
曾经,制止群众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却被反问“我不倒,你去哪里捡垃圾”,现在,当他每天干完自己洱海滩地责任段的活,骑上摩托开始进行各种巡检时,遇到的老老少少都和他亲热地打着招呼,他的管理监督工作变得顺利轻松了。
巡检中,赵光明会不时接到其他协管员和镇里关于清理情况和其他管护工作的电话。他除了洱海滩地协管工作外,也负责着湾桥镇大凤路保洁、沉淀池和入湖溪流河道、沟道的督察工作。他,很忙。
“乡亲们保护洱海的意识不断增强,留住洱海的美不再是一句空话。习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这些滩地协管员的责任心更强了,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洱海的美丽乡愁永驻人间。”赵光明对身边的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