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心灵的使者
作者:大组轩 发布时间:2018/7/6 9:26:41
慰藉心灵的使者
从1991年走出校园,杨孟琴走进大理州民政精神病医院,就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27年的护理生涯中,她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博爱和专业为扭曲了的灵魂导航,为呵护生命默默地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真正成为了慰藉心灵的使者。医院里装满了她从恐惧到无畏,从青涩到无悔的所有回忆,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动事迹。
以身作则,勇挑重担
这27年间,有与同事并肩作战的快乐,有与患者同病魔作斗争的成就感,也有不被理解的辛酸。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信念,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全面带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去年,病区收治了一名由公安部门送来的流浪患者,身上散发出阵阵恶臭,手脚有腐烂的伤口,头发蓬乱,面目全非。新来的护士带上口罩,不敢靠前,杨孟琴顾不上这些,带领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理发、清创、消毒伤口、更换衣裤。工作结束后,流浪汉变成了帅哥,新来的护士竖起了大拇指说:“护士长,您真的不简单!我也要向你学习”。
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又脏、又繁杂的工作,无怨无悔。多年来,在她和团队的精心护理下,该院患者没有发生过一例褥疮,患者的康复率得到显著提高,她所在的病区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孜孜以求,攻坚克难
杨孟琴把民政精神病医院当成自己的人生舞台,时刻用“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播撒爱心,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誓言,在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医院收治过这样一名患者,入院时违拗、不服从管理,辱骂、攻击和威胁医护人员,像一座“火山”,会随时对任何人发泄他的愤怒。就诊时曾多次大骂医护工作人员,并将口痰吐在杨孟琴的身上、脸上。面对这样的困境,杨孟琴只是淡淡地说:“他是患者,因为有病才这样”。患者每次发病,杨孟琴都及时赶到,用她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治疗。后来,患者生活均需护理人员帮助料理,杨孟琴又带领着护理人员给患者喂药、喂食、洗脸、洗脚、温水擦浴、翻身拍背、口腔护理、端屎倒尿,开展各项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卫生营养状况。每天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她的带领和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努力下,该患者直至去世也没有褥疮发生。杨孟琴用点点滴滴的行动,来呵护、诠释神圣的生命,同时也展现着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
以人为本,无私奉献
无论是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夜晚,她总是面带微笑地穿梭在病人之间,周而复始地做着复杂繁琐的护理工作。她说,护士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但选择这份职业就注定要有不平凡的一生。
由于精神病患者长期的住院治疗导致社会功能的衰退以及对社会的排斥和不理解,这些都让精神病患者难觅归属。因此,杨孟琴更关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康复工作,唤起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患者更有尊严的活着。她耐心开导,鼓励他们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开展治疗活动,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让他们参与到健身操、游戏、手工活动中来,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她以热心、细心、耐心、诚恳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患者和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连续27年奋战在临床护理一线,杨孟琴的经历远非“辛苦”二字可以概括——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但是她依旧踏着坚持的脚步 ,一步一个印记 ,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去奉献,用沉甸甸的爱去承载关于美丽的希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党员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