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作者:马丽芳 李灿梅 发布时间:2018/8/31 16:28:01
——记云龙县优秀共产党员尹何春(中)
走进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村,让人眼前一亮。漫山遍野尽是核桃林,枝头硕果累累。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茶园,绿意盎然。这幅美好的画卷是在尹何春的带领下绘就的。
2003年,60岁的尹何春毅然将一手创办的大栗树茶厂交给儿女打理,一心参与村“两委”班子竞选。当时,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理解,纷纷劝阻他。但尹何春却坚定地说:“是党员,就要带头开创致富路,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只要大家选我,我就继续当这个领头羊。”最终,在村民的推选下,尹何春以99%的高票当选为大栗树村委会主任。
尹何春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回到村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村组公路。2004年,尹何春多方筹措资金,自己垫付了15万元,先后挖通了窝嘎、苗寨、薛家庄、海口等5条村组公路,2000多名村民因此受益。在修建海口村组公路时,因占用了海口村民小组村民阿建平家的两亩水田,他的老母亲多次阻止施工。“当时我母亲想不通,找尹主任又吵又骂,尹主任不但不计较,还耐心地跟我母亲解释。”说到这些,阿建平对母亲当年的言行深表歉意。“路修通以后,我家买了车,车可以开到家门口,终于告别了以前靠人背马驮搬运柴米油盐等生活物资的日子。”他说,2016年,他家办起了酒厂,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将酒销往了永平、下关等地。
尹何春还积极争取各种项目扶持,2007年大栗树村被列为小康村建设项目后,他积极争取协调,修建了连西桥、济民桥和沘江桥。家住在沘江河以西凹槽村民小组的村民赖世根回忆,由于村委会、村卫生室、学校等都集中在沘江河以东,河西的村民到河东办事要从沘江涉水而过,一个单边就需要三个多小时,“路途遥远,还很危险。我们当时都是手牵手过河。连西桥修通以后,从河西到河东,骑摩托车只需要40分钟左右,时间节省了,出行也安全了。”
大栗树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后,尹何春又思量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拓宽增收致富门路。根据大栗树村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他自掏腰包组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到宾川、腾冲、怒江等地参观学习,引导扶持地处河谷地带的村民种植枇杷、芒果、石榴等热带水果,中层暖温带的村民种植核桃、烤烟,高山冷凉带的村民种植茶树。
云树街村民小组村民阿庆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去世,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2016年,尹何春出钱提供给她300棵果树种苗栽种。“到采茶的时候,我就去大栗树茶厂打工,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不采茶的时候,我便在自家石榴地里忙活。今年我家的石榴树开始挂果了,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看着身后石榴地里一个个泛红的石榴,阿庆丽觉得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据介绍,目前尹何春已带动大栗树河谷地带的村民种植了400多亩芒果、100多亩枇杷和50多亩石榴,产值达到30多万元。
“大栗树村共有1218户41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3户805人。2014年至2017年,大部分贫困户都脱贫了,现在还剩85户314人未脱贫。”大栗树村党总支书记苏添说,尹何春一心为民,用毕生精力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大栗树村人均纯收入由1299元增长为820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