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从垃圾污染中突围
作者:杨 宋 发布时间:2019/1/3 14:18:07
近年来,弥渡县用“五有”模式破解“四无”难题,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进程,突围日益严重的生活垃圾污染,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提高了城乡颜值,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从“垃圾围村”到美丽乡村
由于遇到无专人保洁监管、无收集堆放设施、无经费清运出村和无机制保障运行“四无”的窘境,垃圾乱堆乱放,弥渡县曾经出现“垃圾围村”现象,污染了乡村环境。
为从根本上破解“四无”难题,弥渡县按照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五有”模式,建立“户收集、组保洁、村清运、镇中转、县处理”的城乡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转运处置“五级联动”机制,健全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制度。通过“一事一议”,坝区按照每人每年筹集40元以上、山区按照每人每年筹集30元以上标准筹集村庄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转运费,费用管理做到筹集有名册、入账有凭证、使用有规定。坝区每个村民小组配备1名村庄保洁员,共有647名村庄保洁员,清除村庄生活垃圾。建成垃圾池968个,配置垃圾桶箱7951只、垃圾清运车77辆、保洁车239辆。2018年,开展元旦、春节、五一、七一、中秋、国庆节环境卫生集中整治5次,全县15.72万人参与,投入资金173.46万元,清运垃圾1.52万吨。建成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2182座,改善农户厕所环境卫生。
弥渡县引入社会资本,实施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项目,配套建设3个生活垃圾转运站和1个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信息中心“三站一中心”,项目建成后,每天可压缩、清运城乡生活垃圾200吨,服务6个建制镇、65个行政村、28万人口,实现坝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覆盖,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建设山区村委会垃圾焚烧炉,推进生活无害化处置向山区覆盖,2018年,34个山区村委会现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炉78座,正在建设21座。
从“垃圾围城”到卫生县城
由于“政府包揽”保洁工作,城市环卫保洁存在不到位、效率低下等问题,弥渡县城难以根除脏乱差的顽疾,一直受到“垃圾围城”的困扰。
自2017年12月以来,弥渡县积极探索县城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弥渡绿铭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原属弥城镇环境卫生管理站管辖县城规划区范围的街道、广场、公园、河道等117.1万平方米的保洁服务。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做到无积压堆放;每天分时段对城区主干道进行洒水降尘、路面清洗作业;冲洗城区所有箱体、油污路面,清洗擦拭垃圾箱体、宣传牌、路灯、健身器材、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达到光洁、无污垢、无油渍标准,提升了城市保洁管理水平,建成干净整洁宜居的县城。
政企合作,让垃圾变废为宝
弥渡县实行政企合作,走出垃圾处理的环保新路径,让垃圾变废为宝。
2016年6月,弥渡县和华润环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华润环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该项目为云南省第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总投资1.19亿元,建设日处置300吨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生产线,于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每年无害化处置弥渡县城乡生活垃圾10.95万吨,让城乡生活垃圾有了去处。垃圾焚烧后的残渣用作水泥替代燃料和原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了污染“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