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持续加大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作者:樊娇艳 发布时间:2019/2/13 10:05:53
近年来,洱源县把推进以洱海源头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福祉来抓,健全管理机制、加大依法治水力度、筑牢水源地保护网、强化专项整治、加快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确保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
健全机制,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洱源县以水质水量为重点,深入推进河长制保护管理全域化,以县级河长一月一巡查、乡镇级河长一周一巡查、村级河长三天一巡查、组级河长一天一巡查的工作制度,强化监测、监控、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加强以水源地及水功能区为重点的水质监测和保护。
依法护水,着力加大依法治水力度。洱源县建立水政执法人员名录,落实5名专职执法人员负责水政执法工作,并组织各乡镇水保站人员进行执法培训,全县持有效执法证人员达42名;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135份,扎实开展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核查、统计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按照标准征收本辖区内的水资源费。
深化排查,着力开展相关专项整治。紧盯洱海流域水质目标,着力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和地下水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全面杜绝污水直排,对全县8个污水处理厂、村落污水排污口及所有河道进行全面排査,实行登记造册、封堵整治。建立县、乡镇、村落生活污水三级处理系统,积极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下发了地下水专项整治通告,限时整治全县范围内所有营利性、非营利性地下取水井,全面规范地下水管理,整顿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确保地下水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保护水源,着力筑牢饮用水源地保护网。2016年以来,洱源县共实施了总投资22万元的71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同时以安装界桩、围栏、警示牌等形式和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重要水源地保护治理项目建设,实施了三岔河水库、海西海水库等洱海流域内重点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3.18亿元,实施水库新建及改扩建工程5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5件,建成水库20座,抓实水源地开发建设。目前,洱源县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7.24%。
工程提速,着力加快水利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入湖河道治理项目建设,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概算总投资6.52亿元,治理总河长188公里的入湖河道治理项目。4.1公里的凤羽河正生至铁甲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和6.5公里的老永安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弥苴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弥茨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南河涧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加快建设步伐;稳步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累计投入9500万元,完成了572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多万人受益。
完善机制,着力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建立完善农田水利改革机制,扎实开展节水减排工作,制定大小春供水计划和节水减排工作手册,各镇乡科学划定用水区域,落实管水员433名,合理调度和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着力实施凤羽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镇创建项目,规划实施36715亩,共分为12个片区,涉及凤羽镇9个村委会43个村民小组,受益人口达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