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基层党建十年综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9/2 10:5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香格里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持续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政治功能更加凸显。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凝心聚魂,筑牢思想根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内集中教育和党内生活锤炼党性,先后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规范推行“五个第一”机制和支部主题党日7+X,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委会、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真正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抓在经常。以专题培训和大轮训提升能力,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以专题研讨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95期,覆盖18043人次,举办86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覆盖22547人次。以感恩教育凝聚思想共识,立足长期处于反分裂、反渗透前沿阵地的实际,深入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忠诚”教育,在农村开展“感恩”教育,在国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广了以泽通村感恩连为主的19支感恩队伍,引导各领域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和谐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共识。
组织体系更加严密。
——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基固本,构筑坚强战斗堡垒。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努力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十年来累计优化党组织518个、发展党员3438名,村民小组党支部覆盖率达90%以上,在维稳、疫情防控、重大任务一线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实现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全领域的有形和有效覆盖。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思路,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全面推行“7+X”主题党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全覆盖党员干部支部联系点,858个党支部100%实现规范化达标。示范创建质量不断提升,以“三线一中心”党建示范长廊建设为统领,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模范机关创建、“红旗工程”等载体,创建4个省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25个州级“红旗党组织”,命名86个示范乡村组党组织,选树“红旗党员标兵”261个、“红旗党员家庭”255个,培育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示范点。
队伍建设更加坚实。
——坚持以作用发挥为着力点选优配强,锻造过硬带头人队伍。突出“关键少数”,在“选”“育”“管”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以换届契机选优配强乡村党组织班子,换届后乡村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68.74%的村干部学历在高中(中专)及以上,45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小组长,年轻后备力量和妇女比例大幅提升。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岁,35岁以下占30%。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更加完善,深入“领头雁”培养工程、乡村人才“归雁”工程,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岗位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作用,建立人才信息库,持续回引农村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截至目前,全市62个村(社区)回引162名优秀人才,培养储备216名35岁以下后备力量,200余名村干部学历素质实现双提升。基层干部管理不断优化。坚持每年至少开展1次村组干部分析研判,实行村(社区)总支书记市级备案管理,开展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
服务中心更加紧密。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服务大局,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维护稳定、疫情防控等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重大任务中挑重担。农村党建聚力振兴,抓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以来先后选派驻村工作队1680人次,推行“党组织+企业+群众”发展模式、选育“党员致富带头人”,累计整合1.09亿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乡镇建立四级网格管理机制,71个机关党组织结对联系173个城市小区,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示范创建、边界地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关党建示范先行,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目标,以破解机关党建“灯下黑”和“两张皮”为着力点,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模范机关”创建,建立“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领域党建整体提升,以“覆盖赋能”为目标,建立47个两新党组织、52个两新工委党建联系点,选派党建指导员260个,两新党建实现扩面提质。新成立国企党委,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加强了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开展“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创建活动,以党建引领办学治校,推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保障更加有力。
——坚持以基层为导向加大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落实体系,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下沉,增强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党建责任有效压实,每年聚焦一个主题,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连续实施4个基层党建主题年,每年制定党建方案、分领域开列书记责任清单、重点项目清单,不断压实抓党建责任。投入保障有力,全面提高乡村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和村组干部待遇报酬,乡村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分别达到20万元、10万元、1万元。建立村干部岗位补贴长效机制,按基本补贴、绩效补贴、一次性离任补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体检经费等加强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常态列入财政预算。累计投入1.02亿元完成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