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来源: 作者:中国组织人事网 发布时间:2024/5/21 10:12:43
以鲜明用人导向引领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坚持人民至上、真抓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不用脱离群众、好大喜功的干部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乱作为问题。领导干部政绩观深刻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组织部门在教育、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过程中责任重大,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把教育抓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盲目蛮干,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究其原因是思想根子上出现问题。要强化理论武装,督促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的问题。要加强党性淬炼,把强党性与严党纪贯通起来,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严明纪律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抓好系统培训,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党校培训的必修课程,重点加强党政正职、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注重典型引路,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担当实干,自觉做正确政绩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把导向树正。选人用人导向深刻影响政绩观。要以鲜明用人导向引领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坚持人民至上、真抓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不用脱离群众、好大喜功的干部;大力选拔知重负重、关键时刻能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坚决不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干部;大力选拔脚踏实地、严守纪律规矩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取巧、以权谋私的干部。要把政绩观不正作为干部“下”的重要情形,加大对那些宗旨意识淡薄,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干部的调整力度。
把考核做精。考核具有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有助于带动形成正确政绩观。要增强考核的系统性,既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指标设置,推进党员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要列出负面清单,把超越承受能力盲目举债、统计造假、盲目发展“两高一低”项目等作为减分项,引导各地各部门防风险、守底线。要增强考核的精准性,坚持定性与定量兼顾、平时与年终衔接、考事与考人结合,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看产出又看成本,客观判断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外在条件、显绩与潜绩,考实考准干部政绩。要增强考核的导向性,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优记功的重要依据,以鲜明奖惩引导激励党员干部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监督落细。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机制不完善、监督约束不到位。要加强日常监管,通过谈心谈话、提醒函询等手段,综合运用巡视巡察、耕地保护督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方面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强化查处震慑,对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走偏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重大反面典型及时通报、以儆效尤。要着眼标本兼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完善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出现政绩观错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