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创新推进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8 16:47:01 点击率:0
今年以来,大姚县创新推进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通过优化组织设置、畅通入党渠道、搭建实训平台、培树示范典型等措施,用好青年人才党支部“聚集”“发展”“培养”“引领”“八字诀”,着力打造“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青年人才队伍,发现培养储备了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和优秀青年人才。
优化组织设置,把青年人才“聚集”起来。通过组建青年人才党支部,着力打破行政区域或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固有模式,真正把青年人才聚集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教育、统一发挥作用。重点聚焦80后、90后的机关事业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社区)干部、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电商人才等重点群体,在广泛摸底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群团推荐、个人自荐的“五荐”方式,建立全县青年人才信息库。12个乡镇按照每个村(社区)不少于2名,有条件的村(居)民小组不少于1名的标准,组建12个青年人才党支部,支部党员为青年人才信息库中文化知识水平高、发展致富能力强、思维思想活跃的青年党员,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县经信局、县人社局、县妇联等行业部门针对各领域青年人才情况,分别组青年电商人才、彝秀人才和县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由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担任支部书记。通过组建青年人才党支部,有效强化党组织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畅通入党渠道,把青年人才“发展”起来。按照“主动发现、统筹整合、择优培养”原则,由青年人才党支部直接发展党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引导”,精准发展青年人才党员,畅通青年人才入党渠道。青年党员转正后,将其组织关系转入原籍村党组织。目前,全县累计有100余名青年人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建立“1+1”结对帮带机制,将500余名青年党员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管理,通过组织青年党员定期到乡镇党委政府跟班学习、参与村(社区)“两委”中心工作等方式,引导他们在乡村治理、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作用,让他们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实战水平。目前已有120多名优秀青年党员进入村(社区)后备干部库。
搭建实训平台,把青年人才“培养”起来。建立“县—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立体培训培养体系,把“集中培训、分类培养、联系帮带、实践培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载体,组织青年党员参加学党章、戴党徽、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党员“四个意识”。建成涵盖电商创业、就业服务、产业发展、红色教育、群众工作、教育培训等领域“四级”青年人才实训基地,以党支部为单位,按月或季度组织开展实训教育,着力提升青年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姚县电商青年人才党支部以电商孵化园和产业园为依托,培养出一批青年电商创业人才,大姚丽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姚秋实商贸有限公司成长为云南省2017年稳增长电子商务奖励入围企业。大姚县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仅2018年一季度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余人,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培树示范典型,把青年人才“引领”起来。通过培树一批先进典型,让青年人才和党员学习有平台、创业有示范、赶超有榜样。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紧紧围绕“青年人才—党员—村(社区)后备干部—村(社区)干部”的发展目标,通过“师带徒”形式,组织一批选拔进乡镇班子和考录公务员的原优秀村社区干部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年轻党员建功农村基层,不断壮大村干部后备队伍。通过举办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对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在信贷扶持、创业辅导、政策支持、跟踪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评选命名“大姚名师”“大姚名医”,示范引领青年教育、医疗人才爱岗敬业、比学赶超。大姚县彝绣协会党支部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彝绣产业,巧手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推出了一批“既走得了秀场,也进得了市场”的彝绣产品,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珺等一大批彝绣人才,示范引领全县绣女规模超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