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人才建设 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
作者: 发布时间:2021/7/2 16:39:41 点击率:0
近年来,禄丰市坚持以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聚力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抓实抓好各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深改革,树好发展“风向标”。抓党管人才之纲,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定期荐才和“引选育管用”等制度,有效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讨论人才工作2次。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全面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抓人才政策创新,增强工作引力。出台《禄丰县“龙乡人才”培养工程8个实施办法》等8个配套措施,高站位规划和部署人才工作,从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分类人才评价、支持创新创业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有实招的激励政策措施,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优质人才生态环境。
拓渠道,种好引才“梧桐树”。示范做表率,党政人才挂包推动重大项目。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按照“快、实、干,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求,全市88个“挂图作战”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由县处级领导担任总指挥,各级各领域人才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或具体责任人,切实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认真实施“龙乡先锋五村”和“龙乡先锋个人”评选创建活动,2019年以来,县委累计对33个“先锋村”,60名“先锋个人”进行表彰,发放奖励资金105万元,涌现出省级“百名好支书”1名,州级“彝乡好支书”1名,州级“扶贫好村官”5名。成才强引领,专业技术人才一线攻技术之难。以灵活的机制和精准的政策,推动人才工作始终与产业需求对接,与事业发展同步。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和激励竞争机制体制,广通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每年表彰1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形成常态,每认定一名“龙乡人才”投入生活补助1.5万元,培养经费1万元。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各类专家人才60余人,认定“龙乡人才”33人。增量同提质,高技能人才助产业做大做强。连续三届成功举办职工技能大赛,成为全州创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标杆,率先在全州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全市涌现出云岭技能大师4人,入选“彝乡英才”共22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1人。四带强基础,乡土人才稳就业富家乡。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头为民服务的乡土人才,全市共有全国劳动模范2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建立流动党支部、开展网络远程培训,5000余名禄丰籍在市外务工人员实现了政治引领和素质提升,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座谈常态开展,让禄丰籍在外优秀人才“走出去打拼,返回乡发展”。
搭平台,打好育才“组合拳”。建好工作站,专家院士攻技术之坚。与医疗、钛产业、动物疫病预防等行业专家合作共建立3个专家工作站,相继建成焊接名师、全国种粮大户、彝族刺绣等5个“彝乡名匠”工作室,引进大批高技能人才到禄丰开展科研工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全面攻克专业技术难题,夯实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根基。筑牢培训基地,夯实基础破发展之困。现有农民田间学校4个,省州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众创空间、电商创业园、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 “技能大师工作室”“彝乡名匠”工作室以及各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0余家,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已累计培训各类劳动者8.3万名,培训贫困劳动力2.9万人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优服务,筑好留才“温馨港”。“1+1”倾心服务人才。认真落实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各项政策,保障专家人才各项待遇,形成“留则安心、工作用心、发展同心”的良好局面。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组建专家人才助理团,对高层次专家人才实现一对一服务,为人才创造最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2+2”真心关怀人才。聚焦政治关怀和人文关怀两项重点,出台《禄丰县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和《禄丰县优秀人才关怀办法》两项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对人才的人文关怀,开展联谊交流、专家人才援助等方式切实把党委政府对专家人才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2020年,用于人才奖励、扶持、创建、慰问等资金达46万元,投入人才工作资金达330万元。“3+3”用心讲好人才故事。通过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和打造“彝乡名匠”工作室三大举措,广泛宣传我县各类人才的激励政策、典型经验及优秀事迹,营造浓厚的尊才重才氛围。积极向上级推荐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各类人才助力发展的荣誉感,激励各类人才共聚禄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