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人才保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25 17:30:03 点击率:0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南华最大的短板是人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
创优环境吸纳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健全更加灵活的引才机制,突出“高尖精缺”导向,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用人主体设置特聘岗位引进省内外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可不受单位岗位、职称、结构比例和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人才,经批准,可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用人单位到全国高等院校及各类大型人才招聘会公开招聘。健全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人才评价倾向。健全更加管用的激励机制,完善鼓励创新创业创造、体现智力回报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搭建平台用好人才。要突出科技研发搭建平台,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各类技术研发机构发展。财政对新获认定的国家和省州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的研发经费补助。支持国家和省州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业合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双推进。要加大政策激励保障,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县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突出贡献县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政治待遇、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工作调动、科研经费补助、学习培训、健康体检等方面给予关心关爱。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经批准,可以留职创办企业,全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和服务。
优化服务留住人才。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优质服务是关键。要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整合人才公共服务资源,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监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政府购买人才服务力度,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招聘、流动等职能,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发展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在人员招聘、人才引进、岗位设置、经费使用、成果处置、职称评定、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符合行业特点、单位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落实各项举措育好人才。大力实施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从教育、卫生、农业等单位中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到省级学校、医院和科研单位进行对口专业进修。重点支持各行业主管单位培养好“彝乡科技领军人才”“彝乡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彝乡电商创业人才”“彝乡名匠”“彝乡教学名师”“彝乡名医”“彝乡文化名家”“彝乡企业家”8项重点人才,确保有更多人才进入“云岭”“彝乡”系列人才和其他高层次人才行列。
完善工作格局强化党管人才。各级党(工)委(党组)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真正以抓第一要务的力度抓“第一资源”。要健全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将人才工作列为综合绩效考核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内容,重点考核新增人才总量、地区人才密度、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科研成果转化率、人才贡献率。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力度,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拔、服务管理、表扬激励和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加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和关心关爱,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