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大学生村官当好“五大员”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洱源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6/10/24 16:58:07 点击率:0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洱源县注重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作用发挥,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训练场,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当好脱贫攻坚“五大员“,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支生力军。
当好扶贫政策宣传员。全县60名大学生村官带头深入学习中央、省、州、县精准扶贫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熟练掌握扶贫政策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采取深入农户的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三农政策、农业科技等信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学习知识,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入户走访、宣传栏、电视展板、短信群发等途径向老百姓介绍扶贫政策、传递扶贫信息,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及各项惠民政策向贫困群众宣传好宣传透,坚定贫困户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好贫困原因分析员。全县60名大学生村官同扶贫工作队员一起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运用自身的知识优势,结合实际,了解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并将贫困现状梳理归类,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余的贫困户通过种养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提升等措施,千方百计带动农户脱贫;同时,积极协助村“三委”班子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的落实,制定完善本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推动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传统种养殖业,推动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多下功夫;带头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务输转等技能培训,为农村发展提供知识、技能、信息等方面服务,实现村村有致富主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
当好扶贫资料管理员。全县大学生村官队伍积极发挥熟悉计算机操作等优势,承担起任职村的所有扶贫电子资料录入和上报工作,保证数据、报表能及时准确汇总上报,为更好地实施各项扶贫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大学生村官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主动帮助贫困户了解各类致富信息,补齐贫困户信息闭塞的短板,打通致富信息通道,让惠民政策及时入户落地,避免需要致富的农民因信息不畅、政策不明而输在了勤劳致富的“起跑线上”,积极为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制定脱贫规划建言献策。
当好扶贫项目实施员。全县大学生村官队伍与扶贫工作队、村委会干部一起走村入户,积极做群众思想工作,主动参与扶贫项目实施,认真贯彻落实贫困镇乡整乡推进、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贫困地区片区开发等各项扶贫政策,紧紧围绕贫困户如何脱贫、贫困村如何摘帽,对照“一降一高一有”、“八有四无一超一受益”等相关脱贫指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把“七个一批”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到实处。
当好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员。部分大学生村官在立足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生产特色农产品,利用微商、网店和朋友圈打开市场,开拓产业发展思路,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好示范引领。凤羽镇大学生村官寸阳辉,结合土地优势,于2015年种植玛卡、山嵛菜50余亩,收益良好,并计划扩大种植山嵛菜、百威和苦荞;凤羽镇村官李婷,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钻研烘焙手艺,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亲手制作的糕点,创业之路初有成效;炼铁乡大学生村官胡文玉,积极配合宾川籽种公司开展协调工作,鼓励和引导翠屏村民种植玉米籽种,用作牲畜养殖的青饲料,提高了生猪和奶牛养殖的质量和产量;乔后镇大学生村官李辉,通过人际关系和微信朋友圈,宣传推销乔后小甑子酒,用品质赢得良好口碑,助力乔后特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