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洱海保护”为抓手 洱源县全面打响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
作者: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7/3/1 10:29:50 点击率:0
洱源县将洱海源头环境保护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深入开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建+洱海保护”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服务洱海保护的新路子,为打赢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员示范带动,打造先锋服务队伍
在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右所镇西湖村党员李映明率先建起庭院污水处理设施,将家里的4头牛牵出牛舍,卖给养殖场,以实际行动配合西湖周边实施“禁养限种”综合整治工作。他常说:“我是党员,要把支持洱海保护这个头带好。”
邓川镇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振十多年来坚持义务打扫村内道路,清理沟渠。他除了做好“门前四包”,还组织其他党员清扫门前道路。去年环境整治粪堆下田时,有一个村民不愿意把粪堆下田,李文振反复做她的思想工作,最后她欣然同意粪堆下田。在李文振等老党员的长期坚持下,以往罗时江边到处堆满粪堆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李映明、李文振只是洱源县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四讲四有”党员标准,主动参与洱海保护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该县把洱海源头保护治理工作作为检验党员队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作为领导干部讲党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述学述做”的必述内容,以扎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动洱海源头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发动90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了9支洱海保护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党员清洁志愿服务”、“党员大扫除月”、“党员植树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洱海源头保护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牵头抓总,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洱源县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按照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要求,把洱海源头保护治理作为“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带动群众自觉树立环保意识,主动投身洱海保护,实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洱海源头保护治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牛街乡西甸村渔潭党支部在村内划定了党员绿化区、党员卫生区,建立了“三清洁”党员挂钩联系群众制度,组建了党员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队,每月组织全村党员义务清扫3次,村里的这条路被村民们称作“支部路”。
茈碧湖镇九台社区党总支在草海湿地及茈碧湖区域内实施环境保护党员示范工程,大力开展“党员示范河”、“共产党员湿地管理示范区”、“共产党员示范路”、“党员卫生区”、“党员绿化区”、“党员示范林”等创建活动,把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明确到党支部和党员干部。
右所镇党委在加强湿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的同时,将镇内11个洱海流域行政村划分为4个片区,成立4个巡查组和1个综合执法组,对相应片区进行定期集中巡查整治和综合执法工作,建立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常态化机制。此外,每年投入210多万元垃圾清运资金,聘用27名河道协管员和96名村落保洁员,投入10辆垃圾清运车,年均清运垃圾11000多吨。
全面统筹推进,落实洱海保护工作机制
该县全面落实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三清洁”等洱海保护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和“六大工程”。一是深入落实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管理责任机制,将洱海保护治理责任全方位细化分解到流域6个镇乡党委、63个村(社区)党总支、421个村党支部的负责人和25条重点入湖河流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签订《年度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设立1019个网格,认真开展日常河道沟渠清淤、村庄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和湿地管护等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项目。扎实推进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PPP项目一期和万亩湿地建设等一批生态环保重点工程。三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项目、创建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四是抓实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三清洁”活动、“禁白行动”和洱海保护宣讲活动。五是加快推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落实。加快推进永安江生态缓冲隔离带建设,有效解决周围种植大蒜和农田尾水直接进入河流和湖泊问题。深入推进联合联动执法行动,完成“两违”标底排查,关停10多家污水直排经营户,安装庭院污水收集罐265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