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山嵛菜种植托起山乡小康梦
作者:施新弟 发布时间:2017/6/16 15:05:45 点击率:0
夏日里,洱源县炼铁乡牛桂丹村、纸厂村2000多亩高产规范化山嵛菜种植生机盎然,黑色大棚基里的山萮菜正是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当谈到山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时,村民们无不高兴地说是特色经济作物山嵛菜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科学决策,山嵛菜拉动高寒的“致富门”
该县结合实际,狠抓产业规划、基地建立、龙头培育和市场建设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党支部是合作社的领导核心、合作社是产业发展的生产基地、电子商务是合作社的营销手段、贫困户是合作社生产者和受益者,鼓励贫困户种植山嵛菜、附子、大白芸豆等经济作物4.04万亩,闯出了一条兴村富民的特色之路,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从1997年开始,炼铁乡率先在牛桂丹种植山嵛菜,2010年发展扩大山嵛菜种植规模,在鸡茨登小组建立山嵛菜种植基地,全村在鸡茨登、小高罗溪、下马鹿、芹菜塘、白马石种植山嵛菜400亩,年均产值150多万元,高寒山区山嵛菜正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已在全县脱贫攻坚实践中印证。“
产业开发,山嵛菜成为群众的 “致富菜”
该县注重统筹协调和服务指导,制定产业扶贫工作计划,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实施,挖掘贫困乡、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巩固脱贫成果。2012年引进昆明川达食品有限公司在纸厂村试种植山嵛菜,以“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投入434万元在纸厂村陆家、火山、拉达、石桌子、搬家等小组发展山嵛菜种植1240亩,涉及397户,其中建档立卡户81户,当年全村山嵛菜种植户销售收入600万元,亩均4838元,山嵛菜种植成为纸厂村群众新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2015年成立志和山嵛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与昆明川达公司的长期合作,讲山嵛菜远销海内外,形成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通过山嵛菜收入达758万元、亩均产值达5488元,其中牛桂丹158万元、纸厂600万元,有力助推了山村脱贫致富,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强村,山嵛菜成为致富的“致富路”
“从来没想过,在这高寒的山区上生活,日子能越过越好。以前,自己一家人没日没夜地做个不停,一年到头兜里没有几个钱,依然过着屋不避雨衣不遮寒的穷日子。如果不是党委、政府带领我们种植山嵛菜,哪能过上好日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发家致富。”从年收入千余元到年收入过万,对于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来说,这实实在在的变化得益于洱源县实施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洱源县山嵛菜已经颇有特色,迈上了新的台阶。成立十多年的洱源县炼铁乡牛桂丹罗坪山山嵛菜种植基地,坚持无公害栽培,禁用农药化肥,所产山嵛菜品质好,成为外销抢手货,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