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干精神需树立“三种意识”
作者: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8/9/20 10:17:59 点击率:0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面对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任务,党员干部唯有拿出“实干精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落实,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抓推进,啃下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才能确保这些中心工作落实见效,推动本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不辜负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但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在思想上、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锻炼的,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培养实干精神需树立“三种意识”。
培养实干精神需树立“求真意识”。实干精神需要党员干部坚持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要在思想上树立“求真意识”,把学习真理、追求真理和践行真理作为思想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树牢宗旨意识,以“实”打底,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察实情,为培养“实干精神”打牢思想基础。在工作中,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面对困难问题要突出“干”字为先,不找各种借口等待观望,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探索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措施;立足工作岗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真抓实干,聚焦主责主业,勤勉务实履职尽责,以实绩践行好为民宗旨。
培养实干精神需树立“攻坚意识”。当前,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领导干部需要以实干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攻坚意识”;要有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魄力,要在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中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能真正沉下身心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研究破解各种困难问题,不计得失、不畏艰险,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去推动各项中心工作落实见效。
培养实干精神需树立“精准意识”。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各项中心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五花八门、纷繁复杂,领导干部要以实干精神及时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就需要树立“精准意识”;要在各种矛盾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问题和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要做到发现梳理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精准,督促指导和跟踪问效精准,以精准的思维意识、精准的方法措施和精准的落实成效,去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各项中心工作落地见效,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