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乡间小路 村村都有宽马路
作者:杨训波 发布时间:2018/11/2 13:02:32 点击率:1
10月14日上午,一阵鞭炮响过,南涧县宝华镇云华村委会阿里勿的进村路上,两台挖机开始作业,该村的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项目开始启动,如果天气好的话,12天后,这条3米宽、4.65公里的路就会摇身变成6.5米宽的“宽马大道”。
当天一早,52岁的村民李文昌驾驶着旋耕机来到施工现场,他告诉记者,这条路是云华的第一条公路,已经通了40年了。前些年,进无量药谷的柏油路没有修建时,红星村的车都是从这条路上经过的。
阿里勿村有184户709人,村民的田地大都在村脚下,大家下田种地都要经过此路。如今,村里的车辆多了起来,因路窄,会车非常不便,听说要拓宽此路,村民们都很支持,占着一点地,挖掉一棵树,大家都不在乎。
云华村党总支书记李光祥介绍道,明天,红李子树村的那条也要启动了。至此,云华村16个自然村的通村公路都是“宽马大道”了。
据了解,阿里勿村的进村路是一条3米多宽的弹石路,是云华村第一条通村公路。此路是当年为了修建大龙潭水库大坝而修建的,名字就叫大龙潭公路。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李光祥曾在假期里参与过此路的开挖。
“1977年测量,1978年通车!当时,发动村民来挖。大家用锄头开挖,然后有两人脚踩滑板推土。我因为是学生,也就参与了10多天!”李光祥回忆道,“2015年春节前夕铺上了弹石!”
“群众的意识提高了,现在村民们都在争着修路呢”李光祥说道,“‘345’政策太好了,调动了村民们的修路热情。”
南涧县从2016年提出了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政策,全县掀起了村组公路提级改造热潮,你追我赶,挖路需要砍掉几棵树、占着点地,大家毫无怨言,修路需要出钱出力,大家积极响应。
南涧县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项目按“县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组实施、群众主体”的思路,通过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县级财政按照4.5米、5.5米、6.5米的路基宽度标准,根据里程分别给予3万元/公里、4万元/公里、5万元/公里的“以奖代补”扶持。项目实施以来,各村的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出钱出力,大干村组扶贫公路建设。
“给子孙留下核桃树,不如留下一条好路”。无量山镇卫国村委会下朵扎村的老党员熊金福说道。他介绍,他家的核桃树都是二、三十年树龄的,正值盛果期。听到要修路,他就率先砍了70棵核桃树。“当时施工队到村里,熊大叔指着自己的核桃地说‘砍!该砍就砍了!’”
熊金福1968年入伍当兵,紧接着就入了党。退休后他开始种植核桃树。“年轻时候在外面闯荡,出去后发现比别人落后至少20年,子孙后代再也不能这么穷下去了,就想着修路。”熊金福介绍道,他在1999年就带领村民们自己出钱修路,连接其他村社的主干道通了,但公路路面窄,也不进到村子里。“现在只砍掉一些核桃树,这点损失是值得的。”
老党员熊金福所在的村庄与相邻的村庄上朵扎、二铺子、花椒箐之间早已通路,但一旦到雨季,车辆就无法正常通行。去年底,从可保村委会到卫国村委会之间实施了“345”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项目,上朵扎、二铺子、花椒箐等村也包括在其中。如今,这些村的进村路都是6.5米以上的宽马大道了,总长16公里多,10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受益。在路没有拓宽之前,村民们的农产品只能靠摩托车一袋袋拉出去,卖的钱除去运费后所剩不多。现在路修好了,收购商直接开着货运车到村里收购农特产品了,既省力又赚钱。
记者从南涧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紧紧围绕“连线成网、环线通畅、先干先支持”等思路,坚持“应拓尽拓,应改尽改”的原则,突出群众主体作用,掀起了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高潮。截至目前,已验收1446.538公里,正在实施355.36公里,本月底将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