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聚焦“五个基本”强支部带动引领党建扶贫“双推进”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 13:08:49 点击率:0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祥云县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以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引领,抓实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聚焦“五个基本”建强基层党支部,促进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深度融合,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将党组织建在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上,推广“村党组织+企业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了党员的信任和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股份合作,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群众增收。全县98%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其中最高的旧站村达140多万元,农户平均增收3000元。
“互联网+党建”深化“一站式”服务。在全县139个村(社区)完成综合服务平台、远程教育平台、“云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通过视频会议将中央、省、州脱贫政策要求及县委政府决策部署传达到村级党组织,利用综合服务平台办理便民服务事项,通过“网络跑腿”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创建“基层党组织+电子商务”脱贫新模式,通过互联推介营销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东山乡干海村党总支网上销售百合1.4万单、销售额达45.5万元,普淜镇力必甸村党总支网上销售洋芋2.1万单、销售额达13万元。
凝聚基层干部队伍力量。聚焦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积极为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先后选派26名优秀干部到县脱贫办脱岗工作,分批选派20名后备干部到乡镇任扶贫专干,引导、鼓励干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建功立业,着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最大的平台,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任用干部60名,调整不胜任干部1名。
管好用好基层“三支队伍”。一是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伍管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选派4批次共1276名干部到136个村(社区)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或第一书记,实现64个贫困村均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工作队长。出台《祥云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祥云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季度测评办法(试行)》等规定,压实工作责任,促进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履职尽责;创新出台《祥云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召回30名工作不力、作风漂浮队员。二是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实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分析研判,调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全县158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三是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发挥作用。选派103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并确保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全覆盖,严格驻村纪律,强化帮带教育,抓实排班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加速优化农村党员队伍。实施党员“三培养”,加大贫困村发展党员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近年来,全县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459名,在贫困村发展党员176名。扎实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通过党员冬春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举办16期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8600余名,进一步提升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建立农村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动员5985名有帮扶能力的农村党员,以1+1”或“1+X”形式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力促贫困户脱贫致富。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吸收培养返乡青年、致富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基层优秀青年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深入整治“村霸”1人,“四类”村官32人,净化基层治理环境。
拓展基本活动方式。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党内活动服务脱贫攻坚。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中创新开展“比学习、比能力、比担当、比奉献、促跨越”专项活动和“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激励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决战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先后涌现出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平等一批先进典型。旗帜鲜明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13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5名优秀共产党员、4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30名优秀村组干部、53家先进挂包单位、82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党内活动服务困难群众。深入开展“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的“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实现机关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双赢、共同提高。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宣讲十九大遍访贫困户为民办实事”活动,把十九大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鼓励群众自立自强感党恩。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共开展讲党课、召开群众会、遍访贫困户等活动3920场次,为群众办实事1960余件。
严格落实基本制度。抓紧抓实“三会一课”。把“三会一课”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抓好落实,在党员中做好脱贫政策宣讲、服务群众等工作。同时,抓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积分制管理等组织生活制度,教育引导党员聚力脱贫攻坚,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实效。
积极推行“三日合一”。推行党费日、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三日合一”。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开展“三日合一”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丰富活动内容,统筹开展党性教育、志愿服务、民情恳谈、环境卫生整治、脱贫攻坚政策培训和成效宣传等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夯实基层基本保障。基层阵地全面升级覆盖。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认真实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目前,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555个,实现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在活动场所管理使用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和无职党员轮流值班制度,推行去“行政化”,确保活动场所建得起、管得好、用得活,活动场所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凝聚民心的阵地作用。
严格落实基层经费保障。按照乡镇15万元、社区5万元、行政村3万元、村民小组1000元的标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仅2017年就下拨党建工作经费700多万元,基层党建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提高村组干部待遇。稳步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和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大幅增加组干部生活补贴,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提高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和小组长待遇,“一肩挑”的每人每月400元,非“一肩挑”300元,妇女委员150元,村民小组干部待遇提高了3倍。每年补助每名村(社区)干部1000元资金专项用于购买养老保险,全额为所有村干部购买工伤生育险或意外伤害险,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后顾之忧。建立村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制定《祥云县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祥云县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以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绩效补助,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2017年共发放绩效补助204.12万元。